“漢服時代論壇”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成功召開
2024年4月11日,首屆漢服時代論壇在全國人大會議中心成功召開。
來自俄羅斯、英國、日本、韓國、意大利等25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及國內外專家學者齊聚北京,探討新時代背景下,漢服時代與文化復興,漢服與文化自信、文化自強,漢服產業化與國際化等議題。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十屆全國工商聯常務副主席、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安民宣布論壇開幕。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十屆全國工商聯常務副主席、原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安民,原國家宗教事務局副局長、中國宗教學會常務理事蔣堅永,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建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院長于淼,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秘書長、組聯部主任韓洪剛,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辦公室負責人景基分別為ROMANTSOVA KSENIIA(俄羅斯)、REHMAN ATEEB UR(英國)CONNICK IONE(英國)、OISHI AYAKA(日本)、LEE YOUBIN(韓國)、PARK YOUNG HYUN(韓國)、VERZELLINO MIRIAM(意大利)、SAAVEDRA AGUIRRE LUIS JAVIER(墨西哥)、HERRERA TAPIA NANCY(墨西哥)、NGUYEN THI SON THUY(越南)、SYLWIA(波蘭)、JANEGOVA DIANA(斯洛伐克)、Sabirdinov Siroj(烏茲別克斯坦)、AOUAGAF LEILA(摩洛哥)、TLICHASMA(突尼斯)、DANQUAH HERBERT APPIATU(加納)、TEITSSON TINNI(冰島)、TAGE FOSSGARD(挪威)、KYAE SINN,LINN LETT(緬甸)等19位青年使者頒發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漢服專業委員會“漢服文化國際使者”聘書。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漢服專業委員會主任、漢服時代論壇組委會主席邵梓源,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漢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漢服時代論壇執行主席張藝騰分別為黑山共和國駐華大使DURDIC DEDIC DANIJELA(戴迪奇),波黑駐華大使Sinisa Berjan(貝爾揚)及夫人,中非共和國駐華大使Bernard GoLLoNDo(貝合納),布隆迪駐華大使Telesphore Irambona(伊拉姆博納),南蘇丹駐華大使Joshua Franco Paul Maya(約書亞·弗蘭克·馬亞),贊比亞駐華公使Alfred Likokoto Sililo(希里洛),阿爾巴尼亞駐華公使Novruz ceta(諾弗魯茲·切塔),科摩羅駐華大使Saleh(薩利赫),剛果(布)公使Aime等9位駐華使節頒發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漢服專業委員會“漢服文化國際大使”聘書。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副主席兼秘書長王建國在漢服時代論壇上發表講話,他強調,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將以行業組織的形式,致力于構建中國文化藝術領域的人才高地、創新前沿產業聯盟和交流平臺,打造中國文化藝術的國家團隊,推動中國文化藝術從高原到高峰建設,助力實現文化強國的偉大目標。今天在此舉辦的漢服時代論壇,就是一次文化強國、民族復興的生動實踐,對推動漢服文化的傳承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漢服專業委員會秘書長、漢服時代論壇組委會執行主席張藝騰指出,文化復興從漢服專業委員會的角度來講就是為人民群眾的第一套漢服而務實創新,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之漢服而務實擔當。這是復興的時代,也是漢服的時代,漢服專委會以為人民服務為準則,提出了“一個論壇,一個產業,一張答卷”多方位全面化的工作計劃。
中非共和國駐華大使Bernard GoLLoNDo(貝合納)在發言中提到,中華文化通過漢服文化的發展和傳播而走出了國門,走向世界。中非共和國與中國之間一直以來友誼深遠,相信本次活動也能夠為推動兩國人文交流做出較大貢獻,促進文化間的交流互建。貝合納希望能夠學習并享受這場論壇活動,從漢服文化中收獲豐富的靈感,借鑒漢服的興起發展歷程,讓中非共和國的古代傳統服飾煥發生機,并找尋到非常合適的方式在中國展示和分享其傳統服飾和文化,完成一場有關絲綢之路多彩的傳統文化服飾交流與碰撞。
黑山共和國駐華大使DURDIC DEDIC DANIJELA(戴迪奇)在致辭中提到,盡管中國城市林立,年輕人都適應了新的生活方式、更快的節奏和新的科技,但人們卻從未忘本。年輕人都喜歡傳統服飾,傳統服飾也成為了他們衣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年輕人享受傳統文化的滋養,也享受與養育傳統文化。
波黑駐華大使Sinisa Berjan(貝爾揚)提到,中國人屬于古老文明的一員,盡管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挑戰,中國人仍設法保護自己的身份和自己的文化。漢服復興反映了一種普遍的愿望及重新連接我們的文化根源,重新發現我們過去的寶藏。漢服的復興不但代表著對古代服飾的重新發現,也代表著對其中所蘊含的價值和傳統的重新覺醒,傳統服裝體現了我們祖先的精神,反映了他們的智慧、匠心以及對土地深厚的聯系。
科摩羅駐華大使Saleh (薩利赫)在論壇上致辭。Saleh (薩利赫)首先表達了對參與本次論壇,參與一個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活動的喜悅,且表示對能收到主辦方向其頒發的漢服文化大使證書感到十分高興。他提到,論壇研討會上的漢服專家講授的漢服文化,使他感受到漢服是非常有趣的一種文化。
Saleh (薩利赫)還提到,中國是科摩羅成立以后第一個與建與之建交的國家,所以與中國建交這些年來,科摩羅與中國進行了很多的各種文化成果的交流,這些成果在今天的論壇上雖然不能一一展示,但是他明白今天的這個論壇也是中科交文化交流的這樣的一個場所。
漢服文化國際青年使者代表ROMANTSOVA KSENIIA(俄羅斯)在發言中表示,這是她第四次穿漢服,在一次穿漢服的體驗當中,她從很多漢服專業人士那里聽到了關于漢服的未來表達的各種各樣的想法,從中得到了一些激發,并希望漢服成為一個流行的趨勢。她提到,漢元素與漢服在生產端與宣傳端得到更多的支持,才能更好地為漢服文化的傳播和發展積蓄力量。同時她也對現在中國年輕的人的文化自信表示欽佩,并認為很多國家的年輕人應該借鑒學習這種文化自信的心態。
故宮博物院研究員,宮廷歷史部主任嚴勇提到,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有一條提到要將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生產生活,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劃,設計制作展現中華民族獨特文化魅力的系列服裝服飾。在中央、地方、個人的推動下,漢服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他強調,包括成立漢服專業委員會,也是順應時代的發展,對漢服文化復興起著重要推動作用。
全國高級工藝美術師,北京服裝學院合作教授,全國服裝專業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鐘漫天教授指出,近些年出現了外國品牌盜用中國馬面裙設計的現象,這種不正當的文藝文化抄襲現象暴露了外國品牌對中國傳統漢服文化完全形成文化戰爭,追根溯源,馬面裙事件不僅僅是一個漢服文化挪用的事件,也側面反映了我國對傳統漢服文化缺乏重視,在文化創新方面和國人文化自信方面有所欠缺,而這一點正是漢服文化復興之路的重中之重。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漢語學院院長于淼教授在發言中強調,漢服在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漢服在國際文化交流中與他國服飾文化產生互動,得到創新。國際青年也通過漢服體驗這一文化情境找到了解中國文化的生活途徑。有關漢服產業前景,于淼提出,漢服熱如果要持久,要使需求穩固下來,還需要更多的中國文化軟實力和暖實力,伴隨著漢語走向世界,漢服也將形成屬于中國的亞文化圈層。
東華大學服裝與藝術設計學院副教授、韓國服裝學會海外理事宋婧在發言中提到,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日益增強、民族自信的日益提升,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成為各級政府重點關注的事項,其中,漢服作為我國最重要的文化符號之一,獲得了大量的政策支持,同時漢服的發展也得到了漢服消費者的支持。宋婧教授同時羅列了國內漢服品牌的市場調研狀況,并從國際化視野提出了自己的切實觀點。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電子商務中心主任張龍飛出席本次論壇,張龍飛在漢服時代論壇發表了關于“‘短視頻+直播’助力曹縣漢服產業高質量發展匯報”的講話。曹縣的產業敏銳度與在新媒體平臺上的話題出圈,讓其趕上文化復興時代國風熱潮的風口,乘風而起,成為國內漢服產業一大集中地區。
桃氣佳人漢服品牌、剪言高端定制品牌創始人姜因耀表示,漢服市場在高端市場和海外市場方面仍存在巨大潛力,國內漢服產業蒸蒸日上的同時,海外漢服受眾正面臨漢服購買難,漢服接觸渠道狹窄的難題,這正說明漢服在海外擁有廣闊的市場,也揭示了漢服產業布局全球,立足于國際視角謀求發展的必要性。
主持人中國文化藝術發展促進會漢服專業委員會主任、漢服時代論壇組委會主席邵梓源做論壇總結,為此代表與會人員和漢服專委會發出以下倡議:
一、漢服時代與文化復興。當物質豐富之后,中國人在思索精神文明問題之時,漢服得以回歸,然后一發不可收拾,根本原因是她喚醒了國人內心深處的精神文明基因。隨著中國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文化復興也是必然,而作為我們民族文化載體的漢服,必將得以全面復興。
二、漢服與文化自信、文化自強。漢服復興的背后,是年輕人們對于傳統文化的重新認識和理解。他們不僅僅是在穿衣打扮,更是在傳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漢服復興也成為了一種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強的表現。
三、漢服產業與國際化。漢服獨特的設計和制作工藝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關注,逐漸在國際舞臺上展現出其獨特的魅力,同時也加深了人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和認識。越來越多的國際友人開始對漢服產生興趣,形成了巨大的市場需求。中國的漢服品牌可以通過積極參與國際時尚展覽、與國際買家建立聯系等方式,將產品推廣到全球市場,實現產業的國際化發展,引入新的創意和元素,進一步豐富漢服的設計風格,讓漢服產業更具市場競爭力。
潮涌催人進,風正好揚帆。這是漢服的時代,做時代的漢服,漢服時代論壇的成功舉辦是一次文化強國、民族復興的生動實踐,勢將推動漢服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