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對文旅行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
2023年,以大模型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席卷人工智能技術熱潮,為各行各業的創新發展和轉型升級提供了新的工具和能力。AIGC是現階段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是當前炙手可熱的研究和投資方向之一。
一、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情況
(一)基本情況
作為一項前沿技術,生成式AI率先在教育、傳媒、電商、娛樂、影視等多個領域施展出驚人的創造力,它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創新為提振居民消費、釋放內需潛力注入了全新動能。
目前來看,生成式AI主要有以下六種輸出模式:一是輸出文本,主要是生成通俗易懂、高質量戶文本段落,并在復雜程度和細節把控方面滿足用戶需求。二是輸出圖片,即模型會根據文字或視覺提示生成具有可變性、創造性和不同逼真度的圖片。三是輸出音頻,目前AI可以輸出語音、音樂、歌曲內容等,雖然未達到“驚艷”的程度,但在視頻內容中已經可以完成簡單的配樂。四是輸出視頻,與圖像輸出類似,模型可以根據用戶提示生成并輸出視頻,而視頻中的人、物、景完全由模型虛構和創建。五是輸出代碼,即使用各種編程語言編寫計算機代碼,還可為開發人員自動總結、記錄和注釋代碼。六是輸出3D模型,即模型可根據文本或2D圖像輸出具有3D物體屬性的模型數據或函數集。
(二)以Sora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
2023年3月,美國“開放人工智能研究中心”(OpenAI)的ChatGPT-4上線,模型性能和功能性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寫作、作圖以及代碼生成等多模態專業領域已經能夠極大地提升工作效率。今年,當地時間2月15日,谷歌推出了多模態大語言模型雙子座(Gemini)1.5 PRO,可以為不同模態執行高度復雜的理解和推理任務,分析和理解1小時長視頻、電影劇本的事件和細節。同日,OpenAI發布了文生視頻模型Sora,模型在時長和分辨率上大幅超越其他同類模型,可以說是里程碑式的產品。Sora在視頻生成中模擬了多種物理世界,世界中的動物、人物、建筑細節細致,人物的皮膚肌理、動物的毛發描繪清晰并對光影的反射、鏡頭移動等細節處理合理,使生成的視頻內容具備了真實感。
Sora的特點可概括為以下四點:一是視頻主體和背景的連貫性,能夠保持畫面穩定性,時長長達1分鐘(同類產品一般在20秒以內);二是OpenAI的原生語言能力較為豐富,推測Sora對自然語言理解程度較高;三是生成不同長寬比的相同視頻內容,能夠做到視頻主體內容始終在畫面合適位置;四是Sora目前已有案例顯示出一些符合世界物理規律的現象模擬。Sora之所以是AI里程碑,是因為它再一次突破了AIGC用AI驅動內容創作的上限,它所展現出來的能力對現有其他AI視頻生成工具的效果對比,幾乎可用“碾壓”來形容。
另一方面,Sora目前還是一個不成熟的產品,Sora生成視頻中可能包含不合邏輯的圖像,存在無法準確模擬復雜場景的物理原理和因果關系實例等現象,比如吹蠟燭火不熄滅,跑步機上方向錯誤等問題。盡管問題很多,但Sora展現了視頻模型未來的潛力,未來只要有足夠的數據和算力支持,就可能更深入的理解物理世界的規則。
從年初蘋果發布Vision Pro頭戴式顯示設備、到各家PC大廠接連發布AIPC,到這次的OpenAI發布Sora,全世界對于人工智能的創新在加速,迭代地越來越快。今后用AI自動創作生成的內容會影響很多的行業領域,對于熱點話題的“時效性覆蓋”將是AI的主要任務,比拼的是AIGC的效率和駕馭AI的能力。
二、生成式人工智能為文旅行業帶來的機遇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發展,可以說是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文旅行業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的重要領域之一。Sora作為一種先進的人工智能助手,其核心技術在于大數據分析、自然語言處理和人工智能算法。這些技術在文旅產業中的應用將有助于提高文旅產品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
(一)可作為元宇宙的內容生成器和效率加速器
元宇宙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虛擬世界,想要使用者在元宇宙獲得極佳的體驗,需要在場景和建模以及物理引擎上面投入大量資源,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目前也在嘗試進行3D內容生成,提高內容生成效率和模型精度,Sora的出現與3D內容生成相結合,將大大提升使用者的真實性體驗。
(二)可降低建立數字博物館的技術門檻
通過積累文物模型數據,結合生成式人工智能,將為文物的虛擬修復、展示和研究甚至文物鑒定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持。通過AR技術也可以在不觸碰真實文物的前提下多角度觀察文物細節。同時,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也可以為館藏產品進行文物IP創新,創造出符合公眾喜聞樂見的IP形象。
(三)可加速文旅產業與相關產業的融合
隨著5G、物聯網等新技術的不斷發展,文旅產業正加速與相關產業融合,Sora等人工智能技術將為這種融合提供有力支持。如與影視、動漫、游戲等行業合作,打造具有吸引力的文旅IP;在文旅小鎮、主題公園等項目中,像Sora這樣的各類AI模型可以提供智能化、數字化的解決方案,提升項目的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此外,生成式AI與各類AI大模型還可以推動文旅產業與科技的深度融合,如無人駕駛、智能交通等技術創新在文旅領域的應用,為游客帶來更為便捷的出行體驗。對于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利用,AIGC可以幫助創建歷史場景的復原視頻,讓游客更直觀地了解歷史和文化,提高教育的趣味性和參與度。
為了加速文旅與互聯網智慧融合,保利影業旗下的保利文娛科技推出一款AI速拍產品-VLOG速拍寶,賦能景區數字化升級,助力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VLOG速拍寶為一鍵生VLOG產品,覆蓋100座以上的城市、25個省級行政區、100個以上的景區,總設備數量達到2000臺以上。通過自動抓拍游客游覽過程,生成專屬VLOG。同時為景區和特定景點定制視頻模板,挖掘景區歷史文化底蘊,一鍵生成游客與景區相融合的微電影。另外,保利文娛科技旗下的全息投影顯示終端-空間云柜的全息數字人技術,可在未來為博物館、景區、展廳、會議、文旅導覽等,提供1:1 真人還原的各類AI智能服務。
三、問題與挑戰
技術進步是一把雙刃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提升用戶體驗、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挑戰:
(一)生成內容的迭代調整存在難度
目前來看,生成式人工智能難以真正輸出感性的、擬人化的深刻表達,音頻的流暢度和真實感還有待加強,視覺感知能力的欠缺導致視頻或3D模型在精準度、仿真度和還原度上難以兼顧。
(二)數據安全問題
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高頻度的人機交互使得個人信息全方位地暴露,泛濫的虛假信息進入生成式人工智能龐大語料庫之中,隨即大規模傳播將會帶來社會危害。
(三)倫理與道德問題
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無法理解道德和文化問題,有可能無法很好的適應當地的社會文化和習俗,在創作上可能會存在偏見和誤解,對內容制作方可能造成一定的風險以及不良的社會影響。
(四)知識產權問題
如果人工智能研發機構在訓練模型時沒有獲得訓練數據提供者的明確授權,很可能產生知識產權糾紛。另外,生成式人工智能產生的內容是否受著作權和專利權保護,目前仍存在很大爭議。
保利影業旗下的科技公司保利視訊在數字水印、內容安全、版權保護、音視頻監測和溯源領域擁有先進的技術,可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發揮巨大作用,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四、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文旅高質量發展的對策建議
作為文旅行業從業者,一方面要積極擁抱新技術,另一方面應加強企業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風險防范意識。
(一)國家層面
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術研發,激勵企業參與全球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競爭與合作。推進生成式人工智能科技安全立法和行業標準制定進程,為有關算法的可專利性和生成內容的商業秘密或作品認定提供政策依據。兼顧制定多層次的行業標準及國家標準以配套法律政策文本的實施。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監管標準既要同國際接軌,又要考慮到我國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業發展的特殊性,保證規則體系建構的制度適配性。切實考慮企業參與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重大研發和海外競爭的核心利益,對生成式人工智能內容實行包容審慎和分類分級監管。
除此之外,我國AI發展所需要的語料數據仍相對匱乏。有數據顯示,全球通用的50億大模型數據訓練集里,中文語料的占比僅為1.3%。業內人士指出,雖然我國的數據資源豐富,但是由于數據挖掘與流通不足,中文語料庫與英文等其它語言的數據語料庫相比仍有差距,可能成為阻礙大模型研發的重要因素。因此,進一步規范、完善中文語料庫是訓練和優化AI大模型的重要基礎。語料庫的豐富充實或將使資料查找更加便捷,進一步降低了普通人的AI使用門檻,幫助普通人以更簡單的方式獲取更全面的信息。
(二)行業層面
應以場景理論為導向,分情景開展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風險識別及其防控。推動采用數字水印技術對知識產權進行保護,避免侵權行為。積極推進通用大模型技術與垂直領域相融合,使模型更專注于專業領域能力,可以更高效的幫助行業企業實現價值。
(三)企業層面
加強技術普及和員工培訓。生成式人工智能作為創意效率工具,讓企業內部做好迎接變革的準備至關重要。加強內容審核和技術監管,鼓勵企業建立多部門協同的人工智能風險治理團隊,從數據、技術、產品、合規、法務、內審等多視角,對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從訓練數據到輸出內容進行審核和監管,確保符合法律法規和道德標準。
另外,在應用場景方面,AIGC可助力虛擬現實體驗提質升級。目前來說,文旅體驗受制于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時間上無法沉浸式體驗歷史和未來,空間上受制于場景搭建和資源開發。未來,AIGC可根據用戶的個性化需求生成定制化的沉浸式體驗內容,在已有基礎上打通虛擬空間,融合增強現實(AR)、虛擬現實(VR)和混合現實(MR)體驗,為游客提供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虛擬旅游體驗。
面對AIGC帶來的挑戰,文旅產業需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培養專業人才,加強行業自律,確保內容質量,深化產業合作,實現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共享技術紅利,注重用戶隱私保護和數據安全,構建可信賴的數字文旅生態。只有保持開放的心態,緊跟技術發展趨勢,直面機遇和挑戰,關注技術發展帶來的各類問題并積極應對,持續推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才能在智能化時代立足于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