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打贏改革攻堅戰|重慶文投集團健全文化金融服務體系 助推我市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2024年第一季度,重慶文化產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捷報頻傳:
——2023年對文化企業實現融資23億元,實現綜合收益4248.47萬元;與多家小額貸款公司達成戰略合作,開展“普惠金融”“電商小額信用貸款”等模式,開發小微文化企業、特色文化小商戶資源,逐步打開重慶市文化金融細分領域的網格化市場;
——在市國資系統支持下,探索推出了“商票貸”“文創貸”“產業園貸”等多類貸款;圍繞中小微文化企業品牌、知識產權、創意設計等,探索推出了“影視貸”“非遺工坊貸”等專屬金融服務產品。其中多類貸款方式已展開運用:“影視貸”與影視園區及授信銀行達成合作協議,并對接30余家短視頻工作室及本地自媒體;“非遺工坊貸”與1家聯合國非遺認證企業達成合作意向;
——與新華社西部金融信息中心、新華財經(國家金融信息平臺)等開展文化金融產品交流與線上合作,提升文化金融數字化建設力度,助推數字文化金融交易平臺協同高效發展;
——持續拓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金融服務,先后與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遂寧、瀘州、鄰水等10余地區開展跨區域金融服務,與成都經開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四川省市級政府平臺建立密切合作關系,跨區域業務創造綜合收益2197.09萬元。
重慶文化產業融資擔保有限責任公司“開門紅”成績的取得與重慶文投集團“一企一策”改革攻堅密不可分。
一是聚集融資優勢資源,鋪設文化金融“新通道”。重慶文投集團以文化擔保平臺為主體,整合體系內金融服務資源,主動服務文化產業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推動金融資本與文化產業“雙向互動”。針對文化企業的特殊屬性和發展規律,不斷拓展業務類型、創新金融產品、增強服務能力,為初創期企業提供“創業貸”等普惠金融產品,促進文化企業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為成長期企業提供“成長貸”“軟件貸”“智權貸”等優質金融產品,以企業擁有的無形資產作質押擔保匹配特色融資支持;為成熟期企業提供并購貸款、貿易融資、理財債券等綜合金融服務,更好滿足多元化融資需求。此外,與近30家區縣政府平臺企業建立合作,搭建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文化金融平臺,推出“文旅貸”“非遺貸”“民宿貸”等定制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服務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民生工程實施,助力公共文化服務提檔升級。
二是融入數字文化建設,打造智慧服務“新引擎”。結合數字文化建設,著力發揮“數字技術+數據要素”雙輪驅動作用,著力提升文化金融服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通過打造數字化業務管理新體系,以“業務、風控、管理”數字化為3大核心目標著力推進降本增效。通過搭建數字化拓展融資新平臺,將數字技術與文化實體場景有機結合,實現全流程業務可視、數據可信、資產可控。通過建立數字化便捷服務新通道,簡化資金審核操作流程、完善電子合同簽署服務、改進資金批量化審核服務等,大幅提升客戶操作便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