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大萬象城未破百億!龍湖8項目上榜!重慶主要商場2023年銷售榜出爐!
2023年成為重慶消費市場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社零消費總額達到驚人的15130.25億元,同比增長8.6%,這一增長速度不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1.4個百分點,而且在前三季度的消費總額中僅次于上海,位居全國第二。在福布斯發布的“城市消費活力榜”上,重慶也超越了深圳,排名全國第四,這一系列亮眼數據背后,反映出重慶作為國際消費資源聚集地、創新引領地和特色消費目的地的不俗成績。
根據《聯商網》統計了2023年重慶部分商場的銷售額和客流數據(因有的項目不公開,故非全部商場數據),以觀察2023年重慶商業市場的發展勢態。
TIPS:
1.文中選擇購物中心、百貨、奧特萊斯、商業街區四大類型,不含免稅店、家居建材、專業市場等商業類型。
2.文中雖按銷售額高低排序,但并不作排名使用,主要因每個項目的體量、定位以及統計口徑存在差異性(如線上銷售、汽車銷售、充卡銷售等計算不一)。同時,此次統計不設銷售額門檻,已公開的項目均納入統計。
3.文中數據為不完全統計,主要來自企業和項目方提供確認、年報財報數據、網絡平臺已公示3天以上的數據、以及品牌方與第三方數據等。如有遺漏或數據與實際銷售額不符,請與我們聯系。
總銷售額497.4億元
20家商場的總銷售額達到了497.4億元,其中重慶萬象城以67.4億元的銷售額領跑,同比去年增長了3.69%。
值得注意的是,龍湖集團旗下的時代天街和北城天街分別以50億、40億占據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且龍湖集團一共有8個項目在榜,體現了該集團在本地商業市場中的強勢地位。另外兩大高端商場星光68廣場和IFS分別錄得38億和30億。
同比變化上,除佛羅倫薩小鎮、來福士未有2022年銷售額參照外,世紀新都、砂之船(重慶兩江)奧萊、龍湖重慶公園天街三家商場同比基本持平,龍湖重慶西城天街同比下滑,其余均錄得上漲。
其中漲幅最高的是新光天地,同比上漲23.8%。作為新光三越在重慶的商業首秀,新光天地自落地之初便備受關注,2023年也引入了設計師生活家居品牌ALESSI西南首店、意大利頂級箱包品牌FPM、NOMADIC 404、NUMBER (N)INE國際潮流買手店、井里、景德洪窯、極米等新品牌,進一步提升了項目的競爭力。
唯一下跌的商場是龍湖重慶西城天街,跌幅為-10%。這座2008年開業的商場,至今已經營業近16年,剛入市時還是百貨盛行的時代,彼時11.2萬㎡的購物中心一經亮相熱度持續高企,然而隨著楊家坪商圈迎來萬象城和時代天街兩大巨頭,西城天街遭受了不小的沖擊,被分流不少。龍湖2022全年財報中西城天街也是龍湖系17個租金負增長項目之一。
百億商場何時突破?
從目前國內商業銷售情況上看,一個城市的最高業績貢獻者往往是擁有重奢加持的高端購物中心,典型如北京SKP、上海國金中心、南京德基廣場、杭州大廈、寧波天一廣場以及成都太古里等等。
而重慶在擁有高奢商場數量不少的情況下,仍然沒有出現銷售額破100億的商場。銷售額最高的重慶萬象城,是華潤目前全國體量最大的萬象城項目,擁有愛馬仕等頂奢,但2023年的銷售額也未破100億。
事實上,在萬象城落地后,被寄予厚望。在此之前的“銷冠”是同一商圈的時代天街,2021年之前,時代天街的銷售額也一直領先萬象城。從2018年到2020年,時代天街的銷售額分別是35億、42億和38億,而萬象城的銷售額分別是24億、30億、34億。2021年開始,萬象城以56億反超時代天街的41億。
不過,萬象城也有一定壁壘。首先,LV、Chanel、GUCCI、Dior這些奢侈品還沒到位;其次,相比多數城市高端購物中心地處城市核心位置,重慶萬象城位置相對較遠,集中度不夠;最后,項目雖然體量較大,但整體奢侈品面積較小,相比杭州大廈、南京德基廣場等兩三層的高奢體量,重慶萬象城集中在中區,且僅一層的體量,入駐的數量也不足。
當然,萬象城所處的楊家坪商圈,輻射大渡口和李家沱等地區,居住群以退休工人群體為主,與時代天街也距離較近。
再看其他高端商場,IFS位置不夠優越,體量也較小;幾個“老牌”高端商場也日漸黯然,WFC此前的紀梵希和杜嘉班納撤出后,位置是喬丹和彪馬兩個運動品牌,2023年才分別被百年靈和colombo取代。而時代廣場的寶格麗和Tiffany撤出后,分別進駐了TASAKI和MAXMARA,LV撤出后,圣羅蘭拿走了三分之一的位置,目前兩個臨街鋪位還空著。
高端品牌集中度不足,無法營造出更好的消費環境,這是重慶萬象城面臨的問題,也是整個重慶高端商業市場存在的弊端。
雖然重慶高端商場數量較多,但奢侈品太過分散,楊家坪的萬象城、觀音橋的星光68廣場、江北嘴的IFS以及時代廣場、WFC和金鷹財富中心構成的解放碑都是重慶高端商業的成員。
奢侈品品牌太過分散,自然也會導致銷售額分散,在消費力不夠充分的情況下就很難聚合成一個“吸金王”,這也是重慶遲遲沒有“百億王”誕生的原因之一。
華潤與龍湖將繼續抗爭
根據規劃,2024年重慶還將有至少12個商業項目會開業,預計新增80多萬㎡的商業體量,包括遠東集團在大陸的首個購物中心重慶遠東城、龍湖重慶云領天街、華宇廣場A館、MSG匯星、啟元·光里、忠縣萬達廣場、凱德廣場·九章等。
而重慶最具期待的莫過于中環萬象城,這個由香港置地和華潤置地聯合打造的“巨型商業”,一期的商業體量就高達21.76萬㎡,不僅體量有優勢,觀音橋商圈的核心位置也有優勢,觀音橋空中連廊將實現中環萬象城、北城天街、茂業、陽光城、大融城、嘉陵公園等無縫連接,其借鑒的是香港中環。
最終,重慶商業江湖的主旋律還是將回到華潤和龍湖的博弈。尤其是待中環萬象城亮相后,華潤在重慶的地位將進一步提升。加上九龍倉、香港置地等標桿企業的加入,對重慶商業而言無疑是好事,也是重慶社會消費的一大升級。
不過,擺在重慶商業面前的還是誰能扛起巨頭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