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推動文化金融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突破
近日,由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北京文創板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2023文化金融高質量發展研討會暨《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3)》發布會在京舉行。會上發布的《中國文化金融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指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文化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文化金融高質量需要一些新的突破。報告建議,利用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尋求文化金融基礎設施新突破。
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金融藍皮書主編金巍對報告進行發布。報告指出,2022年多種不利因素影響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為此,各級政府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了企業經營環境改善,推動文化貿易、文化數字化、文化與鄉村振興。在黨和政府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下,包括出臺的一系列文化金融政策助力下,文化產業發展逐漸回升。
報告稱,2022年我國文化金融市場資本供給依靠銀行業穩住了基本面,但其他渠道領域較為低落;資本對數字文化領域的投資熱情有所回落,但仍是文化產業投融資領域的最大生機。
報告認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文化金融的高質量發展,文化金融高質量需要一些新的突破,據此提出四方面建議:一是利用高質量發展良好機遇,尋求文化金融機構專營化新突破;二是利用數字經濟發展機遇,尋求文化金融基礎設施新突破;三是利用北交所擴容機遇,尋求文化產業資本市場新突破;四是利用區域金融改革機遇,尋求融合發展新突破。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文化金融藍皮書主編楊濤表示,推動文化金融發展需要梳理其背后核心元素和動力,包括數據、新技術、文旅、數字產業、金融。一是數據,它是當前文化金融切入金融元素的重要著眼點。如果能夠推動原有數據要素進一步提升為數據資產,文化金融領域將迎來發展新機遇。二是新技術,諸如大數據、人工智能、分布式技術、安全技術等新技術將賦能解決文化金融領域面臨的實際問題。三是文旅,如何提升文旅核心競爭力、促進其產業化是當前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四是產業,文旅之外的產業通過增加文旅的附加價值可以開拓出新的經濟增長空間,他解釋道,這就是“產業文旅化”。五是金融,作為“最重要的底座”,金融能夠將這些動力串聯暢通,為未來文化產業發展帶來新動能。
楊濤指出,文化金融的發展需要著眼于構建多元化的產品體系、風控體系以及文化金融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