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重慶大劇院“青苗工程”少兒戲劇藝術節24日啟幕 原創兒童音樂劇《山海經》即將上演
第二屆重慶大劇院“青苗工程”少兒戲劇藝術節將于8月24日啟幕,原創兒童音樂劇《山海經》將登上重慶大劇院的舞臺。
本屆少兒戲劇藝術節由重慶日報、重慶大劇院管理有限公司主辦,重慶保利文投劇院管理有限公司、重慶大劇院音樂劇教育中心承辦。
兒童音樂劇對兒童有何幫助?為什么選擇《山海經》這樣的題材?它又對城市發展有何意義?8月22日,重慶日報記者專訪了重慶市保利文投劇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文。
音樂劇是兒童表達自我的舞臺
早些年,賀文看過經濟發達國家的孩子們表演《霧都孤兒》《瑪蒂爾尼》等音樂劇,他發現,音樂劇通過音樂、表演、舞美等元素的融合,為孩子們營造一個豐富、多樣的藝術世界,讓他們從小就接觸高雅藝術,陶冶情操,培養創造力和表達能力。
于是賀文策劃了一些少兒音樂劇演出,等到2022年來到重慶之后,他就開始策劃“青苗工程”少兒戲劇藝術節。該藝術節的主體項目就是兒童音樂劇,去年舉行了第一屆。
為什么選擇音樂???賀文表示:“兒童音樂劇是一種體驗性質的藝術表演形式,門檻相對較低,少兒演員只要有基礎的臺詞、演唱功底,再加上一些相對簡單的肢體語言,就可以在舞臺上展現自我?!?/p>
相對簡單不是選擇音樂劇的重要原因,真正給兒童藝術教育帶來益處,才是兒童音樂劇的關鍵。
兒童時期是培養創造性思維和藝術才華的重要時期。通過音樂劇這個獨特的藝術形式,可以為孩子們提供一個培養情感、想象力和合作精神的平臺,讓兒童逐漸在自我表達中尋找到一種自信、積極的人生態度。
與此同時,音樂劇也可以成為兒童與家庭、學校之間的紐帶,為家庭教育和校園教育提供一個互動、共享的文化空間。
為什么選擇《山海經》?
“去年我們演出的劇目是《仙杜麗娜的完美舞會》,今年是《山海經》,每年原創一部劇,而且要做到精致?!辟R文說道。
至于為什么選擇《山海經》,賀文坦言:“既有現實的考量,也有理想的考量。”
一個很現實的原因是,源于國外的音樂劇絕大部分劇目都是用英文表達,比如去年的《仙杜麗娜的完美舞會》,對于14歲以下的孩子而言有較大難度,受眾面也較窄。所以賀文放棄了國外題材,轉而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尋找兒童音樂劇的可能。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題材豐富,精彩故事頻現、英雄人物輩出。《山海經》更是包含了上古地理、歷史、神話、動物、植物、醫學等諸多內容,是傳統文化的寶藏書目,因此他選擇了《山海經》作為今年兒童音樂劇的藍本。
賀文稱,在國內外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背景下,通過選擇中國經典題材,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兒童音樂劇領域,將為兒童帶來更加獨特的文化體驗。同時,通過這種方式,“用世界的藝術語言講述中國的故事,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發聲,展現其獨特的魅力和價值。”
兒童音樂劇對于一座城市的影響
“成都之前做過少兒合唱團,做得很不錯,重慶也可以做出一些嘗試,兒童音樂劇就是不錯的選擇?!辟R文說道。
對于“青苗工程”少兒戲劇藝術節,賀文計劃在5年內,實現20所以上的小學、初中學生都能在重慶大劇院的暑期檔中集中演出自己排練的音樂劇。這將為城市的文化發展和兒童藝術教育提供堅實的支撐和動力。
他說:“去年重慶有3個學校表演兒童音樂劇,今年有5個。每個學校都演一部戲,可以想象如果全重慶的一半中小學都去演這個戲,那么它就能夠輻射到3萬到4萬個家庭。當兒童音樂劇在重慶的影響力逐漸擴大時,重慶作為一座城市在國內、國際的影響力自然也會擴大?!?/p>
具體來說,兒童音樂劇的演出場所往往是城市的標志性建筑,比如劇院、演藝中心等,通過這些劇目的演出,不僅能吸引市民前來觀賞,還能夠吸引外地游客,打造出重慶的建筑文化品牌,為重慶的旅游產業注入新的活力。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培養出一批藝術專業人才,包括編劇、演員、導演等。
“兒童音樂劇更像是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將不同地區的文化演繹出來,傳遞出來,從一個個稚嫩的孩子開始,走出城市,走出國門。重慶人杰地靈,藝術氛圍濃厚,在兒童音樂劇方面必將大有作為?!辟R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