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文投2022年第5期“黨課微享”: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 助推集團高質量發展
為進一步夯實黨的組織基礎、執政基礎,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戰斗力,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按照《市委宣傳部關于開展“學習新思想 展現新作為 喜迎二十大”微宣講活動的通知》要求,重慶文投集團今年開展“迎接二十大、奉獻在崗位”的“黨課微享”主題活動。集團直屬黨支部、擔保公司黨支部、聯合黨支部共組建10個課題小組,開展“微課題”調研式學習分享,每個月安排一個小組發布一次“黨課微享”主題發言,當期小組以外的黨員在認真學習思考的基礎上,談學習心得、思考建議,并用于工作實際,進一步推動集團高質量發展。
現發布2022年第五期“黨課微享”——《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 助推集團高質量發展》。
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 助推集團高質量發展
課題組成員:吳智佳、周梅玲、吳美霖
黨的十九大提出,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建設數字中國、智慧社會。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指出,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業態、延伸了文化產業鏈,又集聚了大量創新人才,是朝陽產業,大有前途;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的重要講話中強調,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推動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是黨中央的重大決策部署和國家戰略,也是我們國有文化企業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和服務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一、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基本遵循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實施文化產業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吨貞c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也提出,加快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擴大優質文化產品供給,提升文化產業競爭力影響力?!吨貞c市“十四五”文化發展改革規劃》、《重慶市文化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等也對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作出進一步規劃。
今年5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聚焦戰略目標和戰略重點,對戰略路徑和步驟作出重點部署,明確關聯形成中華文化數據庫、夯實文化數字化基礎設施、搭建文化數據服務平臺、促進文化機構數字化轉型升級、發展數字化文化消費新場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數字化水平、加快文化產業數字化布局、構建文化數字化治理體系等8個方面的具體任務,是推動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框架性、指導性文件;我市對標對表正在推進制定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的實施意見,將對我們落實文化數字化戰略提供方向指引和具體遵循。同時,數字化發展也是集團“十四五”發展改革規劃確定的四大發展戰略之一。
二、實施數字化戰略對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影響
當前,文化產業以創新驅動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協同融合發展,新型業態蓬勃興起;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數字文化產業異軍突起、逆勢上揚,在為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發揮積極作用的同時,也不斷涌現新業態新模式,為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進一步明確方向和任務,推進實施數字化戰略將成為優化文化產品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的有效途徑,也將成為文化產業轉型升級、文化業態改造提升的重要引擎。
推進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有利于通過數字化工具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豐富中華民族文化基因的當代表達和全景呈現;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優質數字文化產品供給,提高文化產品的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有利于通過文化創意和科技創新相融合培育新型業態,促進產業提質升級,增強發展新動能;有利于激發文化消費潛力,引領消費潮流,不斷創造新的消費場景、滿足消費需求、提升消費量級;有利于推動數字經濟格局下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發展,更好促進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增強中華文化影響力;有利于引領青年文化消費,創作滿足年輕用戶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的產品,增強青年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三、對集團探索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思考
集團作為市級國有文化資本投資運營主體,肩負著對文化產業進行戰略性投資引導的職能,在推進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過程中,有責任參與其中、服務大局,也將為推動集團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能。按照中央和我市對文化數字化戰略的總體部署,結合國有文化企業深化改革加快發展對數字化轉型的相關要求,我們認為集團可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索推進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
一是投資布局數字文化產業項目。積極履行文化投資主責主業,加大對文化數字、文化科技融合類項目的考察投資力度,促進文化科技、數字經濟融合發展,賦能集團“文化+”產業鏈數字化發展,并逐步拓展構建文化數字產業鏈,在全市文化數字化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
二是參與構建中華文化數據庫。按照上級部署,根據相關數據需求和入庫標準,統籌推進采集集團所屬文化金融、文化演藝、文化藝術、文化旅游、文化影視、文化版權等方面的文化資源數據,加強文化專題數據庫建設,對接國家文化專網,參與服務構建中華文化數據庫。
三是加強數字文化服務平臺建設。強化重慶藝術大市場線上線下融通,用好藝術品交易稅收服務平臺,升級完善線上服務系統功能,深化線下展示交易平臺建設,實現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數字文化服務。圍繞版權興業全市性數字文化產業平臺建設要求,謀劃推進打造版權綜合服務中臺,形成版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全產業鏈,提升版權數字化水平。
四是發展數字文化消費新場景。推動“永川里”、“仙山里”等重大文旅項目融入智能化管理,引入數字文化新業態、新空間、新場景,運用大數據平臺、視聽媒體融合、數字科技技術等,促進文化旅游更深層次融合,提升項目體驗度、沉浸感、競爭力。
五是提升管理運營數字化水平。謀劃推進行政辦公、投融資發展、財務管理、資產管理等方面的數字化、智能化提升舉措,建立數字化綜合管理運行平臺,并與市級國有文資監管信息化平臺對接,著力運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進一步提高集團工作運行效率、資產監管效能,促進高效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