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武隆樣本:西洽會上的碳中和探索
7月21日至7月24日,第四屆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在重慶舉行,展覽規模達16萬平方米,是一次商賈云集推動西部大發展的商貿盛會。
本屆西洽會以“走進西部,洽談未來”為主題,圍繞新時代西部大開發、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分設投資貿易和產業促進兩大展區12個展館。
本次展會主要包含開幕式暨主旨論壇、重大項目簽約、重點產業論壇、西部省區市投資貿易對接等系列重點活動。
西洽會武隆展區
西洽會上的武隆亮點
西洽會現場,武隆區的N8館展位引人矚目:416平方米的展位主題鮮明,將武隆近年來強力實施的“生態優先、旅游引領、三產融合、強區富民”發展戰略作為展臺主題,同時將研學、運動、藝術、康養、婚戀、服務6大產業鏈融入其中,形成有機呼應。
整個展區簡潔、大氣、環保、通透,總體布局一氣呵成,各區域銜接靈動、層次分明,運用聲、光、電、屏等多種高科技元素,凸顯了武隆特有的風格和魅力。同時還邀請了國內知名大家題寫“武隆”并巧妙布局在展臺中,更有氣、勢、情、韻皆備的篆刻“武隆”聯袂同輝,在展臺的山形板塊,植入了“小火車風景線”向上漫游仙女山的模擬景物,在展臺的“兩山”之峰植入了“云上戀橋”模擬景物……
本屆西洽會重大項目簽約儀式上,武隆區也拿出了極具分量和創新元素的仙女山“碳中和”景區及配套項目。該項目總投資約67.63億元,投資方為中鐵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選址地點涉及全區4個街道。
項目由仙女山小火車風景線項目、武隆區森林品質提升工程、G353中嘴至渝湘高速公路復線武隆南收費站連接線改線(一期)項目、云上戀橋文化產業項目、武隆仙女山景區停車場運營項目等5個子項目組成,涵蓋交通、文化、生態和體驗性項目等多元旅游業態。
此外,重慶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投資的武隆仙女山國際文旅生活小鎮項目也亮相本屆西洽會。該項目位于武隆仙女山度假區,占比面積1716畝,總投資61億元(其中產業業態類建設投資額不低于30億元)。項目充分展示巴渝文化、兩江文化、烏江文化、喀斯特文化,打造武隆文化會客廳、高端文化型康養度假目的地。
“碳中和”景區創新高質量發展
為有效解決在旅游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溫室效應等環境問題,武隆區近年來結合《國務院關于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通知》文件精神,積極實現碳中和,加快推動仙女山“碳中和”景區及配套項目,正全力推進綠色高質量發展。
武隆區仙女山“碳中和”景區及配套項目是武隆區首個采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實施的項目,項目合作期為30年(建設期4年,運營期26年)。該景區標志性項目分別是仙女山小火車風景線和云上戀橋,項目建成后將融形象交通和特色旅游為一體,進一步完善當地旅游配套服務設施,促進仙女山旅游度假區精品旅游品牌,打造成為武隆旅游新的風景線和景觀點。
武隆區仙女山“碳中和”景區及配套項目將大幅提升旅游接待能力和服務質量,通過增加林業固碳能力,減少碳排放,實現碳排放達標,保障暢通碳循環,將占地35085畝的仙女山景區和2400畝云上戀橋景區打造成可持續發展的“碳中和”景區。
該項目也是武隆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生動實踐,是強力推進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支撐性、標志性、牽引性的重大項目。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加快武隆旅游國際化步伐,推動武隆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旅游、文化、交通、經貿、服務深度融合。下一步,武隆區還將在踐行綠色發展要求的先導下,
進一步加強六大產業鏈協同聯動發展,加快產業聚集,解決人員就業,深入助推一二三產業主動“+旅游”深度融合發展,確保以高質量的旅游產業發展成效為推動以國際化為引領的武隆旅游“三次創業”聚勢賦能。
武隆展區展品
新聞鏈接》
本屆西洽會上,武隆還帶來了系列生態工業產品和地方文創及特色農產品。其中,武隆區新金聯建材有限公司生產的地鋪石、西瓦擁有低維護成本、高耐磨、高保真還原石材紋理、防污防潮耐腐蝕、抗彎抗折強度高、高溫燒結、壽命長久等特質。恒泰石材加工有限公司開采加工的大理石、水磨石、花崗巖、園林景觀石,擁有成本低、標準高、質量優等特點,暢銷國內各大需求市場。
農產品則涵蓋酒類、苕粉類、糧油類、豆制品類等多種優質產品,最大亮點是綠色、有機、無公害。而現場最引人流連忘返的當屬武隆IP“武小仙隆小馬”的系列衍生產品和仡佬族蠟染。后者2019年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目前擁有市區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200余人,擁有良好的群眾基礎。
武隆仡佬族蠟染與貴州苗族蠟染、云南布依族蠟染有些許不同:苗族蠟染主要以蝴蝶、魚和細線條為特點;布依族蠟染采用最多的是石榴、牡丹、蕨草等各種花草以及蝴蝶、蝙蝠、喜鵲等;仡佬族圖騰是以鷹和竹子為主,蠟染的線條更為時尚和現代。
近年來,為開發推廣特色文創產品,武隆以研學旅行為契機,以“農戶發展+武隆旅游大流量”為背景,以“公司+農戶+學校+景區”為運作模式,把武隆特色文創產品推向更廣闊的市場。
文|熙隆 圖|周令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