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好川渝工業發展故事 兩地將共建工業文化教育實踐基地
為挖掘工業文化價值內涵,推進川渝兩地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人文化發展,1月28日,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中共重慶市委宣傳部和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聯合發布通知,將建立川渝工業文化教育實踐基地。
根據通知,被認定為國家級或省(市)級工業遺產的遺產所有權人或授權運營主體,或是被認定為國家級或省(市)級智能工廠、綠色工廠的企業法人都可申報。申報需符合以下條件:
為川渝兩地工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對于講好川渝工業發展故事,展示川渝工業發展成就和精神,塑造川渝工業發展新形象具有較大影響力;
工業文化特色鮮明,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科技價值、社會價值和藝術價值,已開展工業文化資源挖掘和研究,并取得較為突出的工業文化研究成果和先進工業文化典型;
場地設施基礎條件良好,有專業的教育宣傳隊伍,具備開展各類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現場教學的基礎條件;
當地黨委政府積極支持,已制定工業遺產活化利用規劃方案;
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愛國主義教育為引領,遵守國家法律法規,無違法違規行為,沒有不良信用記錄。
另外,申報主體申報材料經川渝兩地各市(州)、區縣(自治縣)經濟和信息化與宣傳主管部門初審,并報同級人民政府同意,于2022年3月31日前報送重慶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生產性服務業處(其中四川省申報主體在報送申報材料時,請將申報材料電子版報四川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生產性服務業處)。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提到,對授予“川渝工業文化教育實踐基地”的單位給予支持,符合申報國家和省(市)級項目、資金和榮譽的優先推薦,并擇優推薦申報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