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并蒂 川渝將聯合申辦世界博覽會
11月24日,重慶市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九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2020年4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工作正式啟動。重慶堅持以巴蜀文化為紐帶,以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為突破,著力將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亮點和世界知名旅游品牌,取得一定成效。
接下來,川渝兩地將進一步提升巴蜀文旅國際新形象。實施“成渝地·巴蜀情”區域文化品牌培育工程,并聯合申辦世界博覽會、世界園藝博覽會等國際性重大節會活動。同時,川渝兩地還將創辦“巴蜀國際文化藝術節”,打造中國西部現當代文化藝術高地。
聯袂打造旅游精品
爭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域144小時過境免簽
在建設巴蜀文化旅游走廊過程中,川渝兩地積極聯合創建文旅品牌。
同時,組建“寬洪大量”CP,推動洪崖洞和寬窄巷子、金佛山和都江堰等地標級景區達成戰略合作協議。
重慶還安排市級文化產業專項資金1326萬元,支持川渝兩地特色文化旅游資源協同聯動發展,培育“巴蜀文脈”人文旅游、“巴蜀風韻”民俗旅游、“巴蜀脊梁”紅色旅游、“巴山蜀水”生態康養等巴蜀特色旅游精品,串聯區域內優質景區(點),開發川渝兩地一程多站旅游線路,打造跨省市的精品旅游聯線產品,先后發布鄉村旅游、紅色研學、生態康養等精品線路70余條。
重慶將進一步加大配套政策保障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支持建設民營經濟示范城市,推動設立川渝民營文旅協同發展示范區;爭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全域144小時過境免簽、離港免稅政策試點、文化旅游用地改革試點等相關政策。
提升巴蜀文旅國際新形象
聯合申辦世界博覽會、世界園藝博覽會
川渝兩地將深化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國家部委的溝通聯系機制,爭取國家部委加快出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統籌規劃一批重大項目、重點改革和重大政策。
川渝兩地省市級、區縣級二級文旅部門將設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辦公室”,建立起全區域文旅合作機制,推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各個環節。
同時,川渝兩地將進一步創新文旅融合發展模式,整合資源推動跨區域發展,重點創建“資陽大足文旅融合發展示范區”“萬達開紅色旅游融合發展示范區”。
川渝兩地還將推動博物館與旅游融合發展,加快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重慶段)建設,支持三星堆博物館新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等建成世界一流博物館。
報告提出,川渝兩地將進一步提升巴蜀文旅國際新形象,實施“成渝地·巴蜀情”區域文化品牌培育工程,全力打造魅力都市、巴蜀文明、石窟藝術、多彩民俗、生態康養等重點品牌,協同提升“行千里·致廣大”“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品牌。
川渝兩地將聯合申辦世界博覽會、世界園藝博覽會以及世界知名戲劇節、音樂節、美食節、詩歌節等國際性重大節會活動,并創辦“巴蜀國際文化藝術節”,打造中國西部現當代文化藝術高地。
合作推進文物保護
打造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
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10月,川渝兩地共簽訂文旅戰略合作協議63份,成立文旅合作聯盟11個,推動重點項目99項,累計向川渝兩地市民和游客發放惠民消費券180.59萬張,拉動文化旅游市場消費7.96億元。
在文物保護方面,川渝兩地合作推進文物保護項目建設,簽訂《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革命舊址紀念館合作發展協議》《川陜片區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合作協議》等協議。
同時,川渝兩地正在推動大足石刻與川渝地區其他石窟聯手打造川渝石窟寺國家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