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聯合繪制“施工圖”促進兩大產業發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產業發展是“牛鼻子”。
日前,圍繞汽車、電子信息這兩個共有的支柱產業,川渝兩地經信部門聯合編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高質量協同發展實施方案》(下稱《汽車產業方案》)《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電子信息產業協同發展實施方案》(下稱《電子信息產業方案》),為成渝地區兩大產業合作發展繪制了“施工圖”。
這兩個方案涉及哪些建設內容?它們將為兩地汽車及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帶來哪些利好?5月27日,重慶日報記者分別采訪了兩地經信部門、企業人士和專家。
強“長板”補“短板”
建設全國重要的汽車研發制造應用基地
“到2025年,川渝兩地汽車產業產量達到300萬輛、產值達到6000億元,年均增長5%以上,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將建成為全國重要的汽車研發、制造、應用基地。”《汽車產業方案》定下這樣的目標。
為此,川渝兩地汽車產業將通過“串珠成鏈”,推動一攬子合作,具體包括打造生態鏈、完善供應鏈、協同創新鏈、突破行業鏈、提升價值鏈、融合服務鏈、壯大產業鏈。
“圍繞以上發展目標,兩地經信部門將牽頭攜手川渝多個部門,共同在汽車產業中開展一系列合作,做強‘長板’補齊‘短板’。”四川省經信廳、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均表示,按照《汽車產業方案》,兩地合作內容包括:共同打造示范應用場景,營造領先產業生態;共同加快完善供應鏈條,增強兩地協作配套;共同提升研發創新能力,聯動加快技術突破;共同推動跨界融合發展,提升區域產業水平;共同助推產品品牌向上,強化區域產業影響;共同促進產銷服務配套,加快一體融合發展;共同壯大整體產業規模,擴大集群發展優勢等。
圍繞三個方面
推動川渝電子信息產業規模超過3萬億元
5月26日,國家發改委啟動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成渝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一道,納入國家樞紐節點布局。
在更早之前,重慶、四川同時被確定為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這些國家層面的政策利好,為成渝兩地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事實上,近年來四川通過“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強配套”,重慶通過“補鏈、建鏈、強鏈”,兩地電子產業“芯屏器核網”產業生態圈均已成型——2020年,兩地電子信息產業營收規模達到2.1萬億元,英特爾、京東方、惠科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紛紛布局川渝,雙方的產業鏈供應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電子信息產業已成為川渝兩地創新驅動最活躍、帶動發展最強勁、滲透范圍最廣泛的產業。
“在此背景下,編制《電子信息產業方案》,是圍繞做大總量、做強鏈條、提質增效三個方面,推動川渝電子信息產業實現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重慶市經信委負責人介紹,計劃到2025年,川渝電子信息產業規模將超過3萬億元,帶動產業本地配套率大幅提高,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對此,由川渝經信部門牽頭,兩地發改、財政、科技、大數據等多個省市部門將實施一攬子合作,包括共同協同打造富有活力的集成電路生態圈,共同提升新型顯示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共同加快智能終端產業集聚集群發展,共同推動軟件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共同推進新型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建設,共同加大川渝電子信息產融合作力度,共同構建多層次產業協同發展新體系等。
目標清晰可行
提倡“產業協同”是兩個方案最大的特色
對于《汽車產業方案》和《電子信息產業方案》,成渝兩地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企業都十分關注。
“這是川渝兩地再次攜手為汽車產業‘補鏈強鏈’。”長安汽車采購中心副總經理陳津說,汽車產業一向是川渝兩地共同的支柱產業,在長安汽車總共700多家配套企業中,來自川渝兩地的配套企業就多達200多家。
陳津介紹,比如去年通過由成渝兩地經信部門牽頭成立的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汽車產業鏈供需信息對接平臺,極大豐富了長安汽車在川渝兩地的供應商渠道資源,讓企業能遴選出更為優質的供應商,僅去年長安汽車從四川配套企業采購的零部件就超過40億元。
陳津表示,《汽車產業方案》發布后,將進一步助力兩地汽車產業鏈“補鏈強鏈”,為川渝汽車企業帶動更大利好。
“《電子信息產業方案》出臺后,川渝兩地數字經濟企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成都四方偉業軟件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作為一家扎根成都的大數據及人工智能企業,在2018年首屆智博會上,四方偉業簽約落戶重慶兩江新區,近年來通過不斷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各行業的場景化應用,為成渝兩地“智慧城市”建設和發展注入數字動力。
該負責人認為,《電子信息產業方案》將為更多川渝兩地的數字企業搭建合作平臺,兩地企業可圍繞智慧城市建設、大數據實戰應用、大數據相關產品研發等多個層面,共同組建產業集群,發揮集群優勢抱團發展。
“兩個方案目標清晰,實施路徑可行。”重慶工商大學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同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周兵表示,汽車及電子信息產業在成渝兩地GDP構成中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并且這兩大產業對兩個地區穩增長、穩就業、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在周兵看來,提倡“產業協同”是兩個方案最大的特色,可以有效避免成渝地區在以往發展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的資源錯配現象。此次通過從政策指導層面進行協同發展,將推動兩地形成優勢互補的產業布局,有利于兩地攜手拓展市場空間,優化穩定產業鏈供應鏈配套。
建設全國重要汽車基地川渝汽車產業這樣合作
打造生態鏈
建成成渝氫走廊、成渝電走廊、成渝智行走廊等“三走廊”重大應用場景
完善供應鏈
推動川渝汽車產業區域供應保障能力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協同創新鏈
持續提升川渝汽車行業協同創新研發平臺加快建設和服務能力
突破行業鏈
推動川渝汽車企業與科技公司跨界融合發展走在全國前列
提升價值鏈
實現川渝汽車產品市場美譽度、品牌影響力行業領先
融合服務鏈
推動川渝汽車市場的銷售、服務、出行、物流、金融等初步實現一體化發展
壯大產業鏈
川渝汽車生產基地在全球汽車產業格局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提升
資料整理:記者 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