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川渝合作典范的“三年之約”北碚綿陽深度合作正式拉開大幕
中國(綿陽)科技城工業技術研究院
一紙“三年之約”把重慶北碚與四川綿陽緊緊地連在了一起,攜手打造川渝合作典范。
4月29日,兩地在北碚簽訂《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未來3年,雙方將在戰略協同、交通互聯互通、產業聯動、科創優勢互補、基建提速增效、文旅融合發展、商貿合作、生態文明經驗共享、干部交流、公共服務共建等10個方面開展持續合作。
高位推動兩地重大戰略協同行動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中央部署的一項重大戰略。北碚與綿陽都處在這一重大戰略中的重要位置,因此兩地在攜手合作中,首先從高位推動兩地的戰略協同行動。
在戰略協同行動中,兩地將攜手共同爭取重大支持政策和對外開放大通道等重大項目,并利用兩地的科教優勢,在兩地布局重大科技平臺,謀劃實施一批重大改革舉措,并力爭將其納入國家《規劃綱要》和重大專項規劃。同時,將共同推動渝遂綿經濟發展帶建設,并與渝瀘宜沿江經濟帶、成德綿樂經濟帶共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黃金三角”。
在戰略協同的交通協同中,兩地將協同加快推進綿遂內鐵路建設,共同爭取依托遂渝鐵路、蘭渝鐵路、西成客專,構建綿陽——遂寧——重慶(北碚)——南充——廣元——綿陽鐵路循環,共同爭取將這一鐵路循環與“川渝貴”動車環線聯通,構建鐵路雙循環。
優勢互補推動產業發展聯動協同行動
北碚與綿陽,在科技創新、園區平臺、國企改革、先進制造業等方面,都具有共同的優勢。因而,在未來三年,雙方將通過優勢互補,加快產業發展聯動。
在產業發展聯動中,兩地將引導企業在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新材料、節能環保、工業互聯網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鼓勵四聯光電等傳感器龍頭企業和九洲等電子信息龍頭企業加強合作。加強半導體芯片上下游產業鏈建設,引導兩地企業在雙方投資產業項目,推動半導體芯片產業集聚發展。
在鄉村振興和農業產業交流合作中,雙方將在人才、技術、市場培育等方面互學互鑒。支持西南大學與綿陽農科院在雜交小麥、雜交水稻、油菜、果蔬等新品種培育和新技術研發等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農產品特色產區。
在產業園區平臺建設聯動中,兩地將支持綿陽11個先進制造業產業功能區與北碚“三園兩城”合作,并探索在兩地建立“綿陽——北碚”特色產業合作園區,共享中國科技城、兩江新區、重慶高新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政策疊加優勢。
在新基建上,兩地將探索建立智慧政務建設、產業信息共享平臺。
在國資國企改革中,將積極探索兩地市(區)屬國企交叉入股,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
科技創新是兩地都有的優勢,在優勢互補中,北碚與綿陽將以“17共享網”為依托,整合兩地資源,共建川渝共享協同平臺、共享檢驗檢測數據資源。兩地共建共用科技企業孵化器;同時,支持西南大學、西南科技大學、綿陽師范學院等院校開展交流合作。鼓勵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柑桔研究所與綿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等加強交流合作。支持兩地共建聯合實驗室和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開展跨區域聯合科研攻關。
與此同時,兩地將在產學研用上進行深度融合。圍繞中國科技城、環西南大學創新生態圈創新資源,在長虹、京東方、清華紫光、九洲、光友薯業等重點龍頭企業,在共建產學研實訓基地、共用科技創新平臺等方面開展合作,促進院校創新資源與市場有效對接,推動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多方面展開交流融合共享行動
北碚與綿陽在“三年行動計劃”中,從多方面展開了交流融合共享行動。
在文化旅游交流融合中,兩地將構建公共文化服務、優質資源共享、館際文化業務“三大聯盟”。同時,依托兩地的文化,辦好溫泉與氣候養生旅游國際研討會、大熊貓文化節等品牌文化活動。兩地將聯合舉辦仙海馬拉松、縉云山國際森林山地馬拉松等體育賽事;在旅游合作上,兩地將攜手開發精品旅游品牌,聯合打造“三線記憶·革命激情”等標志性文旅品牌。
在商貿上,兩地也將通過中國國際軍民兩用技術博覽會、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通過兩地電商協會、組建兩地跨區域友好商(協)會、企業聯盟等,加強交流融合。
在生態文明建設經驗的共享上,兩地將強化大熊貓國家公園、縉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保護治理經驗交流。在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工業園區環境管理、探索森林城市建設西部模式等方面進行交流共享。
與此同時,兩地還將在人才、公共服務共建等方面加強交流共享。推動成立中國(西部)民營經濟發展研究院、建立中國(盧作孚)民營經濟學院與“兩彈一星”干部學院聯合辦學機制、建立專業技術人員職稱、繼續教育、職業資格、等級、專項和崗位技能等證書互認機制等;同時,推動兩地公共圖書館資源共享、建立執法司法聯動機制。積極爭取精神衛生等專業的國家級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建設,建立共享醫療專家庫等。
優勢資源與優勢產業的“三年之約”
北碚與綿陽共同制定的《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被專家們稱為是優勢資源和優勢產業的“三年之約”。
北碚區發展改革委主任李成銀和綿陽市發展改革委主任袁明都認為,根據“三年行動計劃”確定今年合作的重點工作,在產業方面要利用兩地的共同優勢,積極向上爭取,把一些重大的政策、重大項目、重要規劃納入國家成渝雙城經濟圈的框架協議里面去,共同爭取從重慶經遂寧到綿陽的交通大通道建設,利用雙方豐富的科教資源,在電子信息、5G新基建等方面加快合作建設。
西南大學黨委書記李旭鋒和西南科技大學黨委書記陳永燦都認為,通過在兩地的大學建立合作機制,可以共同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共建共享創新的團隊,共同申報國家的重大項目,合作開展科研工作。
中科融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浦良駒表示,綿陽和北碚都有非常豐富的科教資源,特別是在科研儀器方面,通過整合兩地的基礎數據,成立儀器設備的研發基金,推動兩地的企業圍繞儀器設備做共同研發,以及兩地科技型中小企業的產業互動。
王彩艷 肖亞平 圖片除署名外由視覺綿陽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