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打造千億元級文化產業集群
近日,2024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產業投資大會舉行,投資人云集,文化產業與金融活水“雙向奔赴”,來自舉辦地廣州的22家企業備受矚目,達成意向合作及投資簽約金額超18億元。
千年商都,人文薈萃。從2000多年前的精美玉器,到百年前遠銷海外的工藝精品,向海而興的廣州一直是文化制造業重鎮。2023年,廣州市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實現營業收入5582.34億元,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約2000億元,近5年平均增速為11%;規模以上文化產業法人單位超過3700家,700多個文化產業園區星羅棋布……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核心引擎之一,目前廣州已打造創意設計服務、文化裝備及消費終端生產、動漫游戲3個千億元級文化產業集群。“廣州文化產業的特點可用‘新、齊、多、強’4個關鍵詞形容。”廣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陳曉丹表示,廣州始終保持開放創新的姿態,文化產業煥發生機,引領風尚。
文化裝備享譽全球
以江上橋梁與江畔建筑物為幕布,光影舞動時,珠江兩岸上演了一場以時間為軸線的“光影大戲”。11月18日晚,2024年廣州國際燈光節落下帷幕。作為“世界三大燈光節”之一,廣州國際燈光節展演10天,預約入場觀眾人數近30萬人次,全網話題熱度突破2億,成為廣州商脈繁榮、文脈興盛的絢麗縮影。
“今年,我們結合了人工智能AIGC的主題,創造了36種大型燈光裝置與作品。”策展單位廣州珠江銳豐文旅發展有限公司的執行指揮、燈光節制作人魏來表示。在2024年廣州國際燈光節中,銳豐科技旗下的廣州市銳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豐文化”)是重要的策劃和實施單位。
如何在激烈競爭的文化裝備市場中開辟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道路?銳豐文化選擇了“文化+科技”方向。從2010年廣州亞運會開始,銳豐文化便通過對行業資源進行整合,將大量精力投入城市文體旅IP打造中。目前,銳豐文化已打造出一批如張家界·遇見大庸、泰州·老街、廣西“奇妙夜德天”等精品文旅業態新矩陣,將前沿數字科技與景區原有旅游資源融合,賦能文旅產業提質升級。
“在兩個月前的第37屆大眾電影百花獎頒獎典禮上,我們首次實現了全國產化8K設備的大型活動直播演出。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明年將在粵港澳三地舉行,屆時也會看到更多國產化設備的應用。”四開花園網絡科技(廣州)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宋振華說。植根于廣州文化產業沃土的四開花園,已擁有超過1000小時的8K節目內容,也是國內唯一能夠批量生產VR元宇宙級節目內容的企業,同時還在不斷探索超高清的技術服務,面向國內各大電視臺、新媒體互聯網平臺提供超高清的轉播制作、直播。
近年來,在國內外大型盛會和展會活動中,廣州數字文化裝備頻頻亮相。以燈光、音箱、新型顯示、數字文旅沉浸式設備等為代表的廣州文化裝備制造業,涌現出一大批知名品牌,擁有1家國家級、3家廣東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以及6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
通過數字賦能、創意驅動,廣州正全力推動傳統文化裝備制造業向專業化、智能化延伸。2023年,廣州文化裝備及消費終端生產集群實現營收約1019億元。
動漫游戲加速出海
“行業內的票務平臺和院線都非常看好《雄獅少年2》。”談起公司制作的《雄獅少年2》,廣州易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CEO程海明告訴記者,該影片得到了珠江電影、奧飛動漫、凡拓等廣州重點影視企業參與。
作為中國“動漫之都”,廣州年產動畫片超200部,播出時間達26萬分鐘,產量和播出量均居全國首位,原創漫畫發行量占全國漫畫市場份額超30%。2023年,廣州動漫產業實現營收250億元,占全國市場的五分之一。
“出海是詠聲動漫一直以來的布局。”廣東詠聲動漫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閻冰表示,今年,詠聲動漫打造的新IP《落凡塵》已在18個國家和地區進行了放映和發行。詠聲動漫創作的《豬豬俠》《百變校巴》等原創動漫作品,已被譯制成11種語言,在境內外超過150家播放平臺播出,覆蓋60多個國家和地區。
近年來,廣州動漫產業鏈以漫友文化、奧飛娛樂、詠聲動漫等國家級重點動漫企業為龍頭,以達力動漫、靈動創想等30家國家級動漫企業為主力軍,鼓勵創作精品、培育高品質IP,帶動全產業在海內外影響力的提升。
同樣加速“出海”的還有游戲產業。廣州游戲產業起步早、增長快。曾經,廣州培育了“中國游戲第一街”——科韻路。隨著網易、三七互娛、4399、歡聚時代等眾多知名企業從科韻路走向全國、邁向世界,如今,廣州已擁有游戲企業6700余家,游戲產業營收由2017年的595.83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超過1100億元,占全國約三分之一。
近日,三七互娛集團整體入駐位于琶洲互聯網創新集聚區內的全球總部大廈。三七互娛集團副總裁程琳表示,集團全球總部大廈建設前后的項目資本投入超過20億元。
扎根廣州、眺望全球。近年來,三七互娛持續在汲取、輸出廣東元素和傳統文化方面發力。“例如在《叫我大掌柜》這款頗具中國特色的游戲中,我們多次與非遺項目、非遺傳承人進行合作,提升游戲內涵。”三七互娛集團黨委書記、高級副總裁楊軍介紹,近期,這款游戲中還開啟了一場廣府文化探尋之旅,以“大掌柜”暢游千年商都的視角,將五羊雕像、騎樓、粵菜、醒獅、龍舟等廣府經典文化元素融入游戲場景,更在游戲中植入廣府木偶劇、南粵醒獅等關卡,以更新穎、互動性更強的方式激活廣府文化活力。
建設國際演藝中心
第九屆羊城粵劇節圓滿落幕,第29屆廣州國際藝術博覽會正在舉行,第21屆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即將啟動……羊城的暖冬,近期還將舉辦近千場文藝演出、大型演唱會、音樂會、音樂節等活動。
《廣州藍皮書:廣州文化產業發展報告(2024)》顯示,廣州演出市場持續走旺,躍居全國演唱會“第一城”。據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統計,2023年廣州大中型演出數量居全國第一位,來穗舉辦演唱會的演出藝人數量居全國第一位。以黃埔區為例,去年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審批備案營業性演出58宗,演出場次203場,觀眾總數近50萬人次。
2023年,廣州發布《廣州市加快培育建設國際演藝中心實施方案》《廣州市“文旅體一證通”行政審批改革工作方案》《廣州市促進演出市場繁榮發展實施辦法》3份文件,全方位、多層次支持演藝市場繁榮。
與此同時,廣州加大投入創作電影、舞劇、音樂劇等原創作品,持續展示廣州演藝硬實力。廣州出品的電影《點點星光》《拆彈專家2》《中國醫生》《南越宮詞》先后獲得金雞獎;弘揚嶺南文化的粵劇《雙繡緣》、體現創新精神的雜技劇《天鵝》、傳承經典文學的話劇《三家巷》等一大批文藝精品在國內外巡演,廣受好評。廣州市文化發展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史前進說,原創舞劇《醒·獅》自2018年首演至今,已在全國巡演260余場,線下觀演約20萬人次。
廣州文化產業為什么行?暨南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陶鋒表示,廣州是廣東省科教中心、嶺南文化中心,嶺南文化資源底蘊深厚,基于傳統文化出新出彩,廣州具有獨特的優勢。廣州在校大學生數量達到165萬人以上,具有活力和文化創造力的年輕人是大灣區文化創新最有力的人才支撐力量。
立足優勢,廣州這座人文之城正深入推動各項文化產業扶持政策落地見效,推動文化產業園區提質增效,讓各類產業競相發展,迸發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