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凝聚團結奮進力量——2024年郴州市蘇仙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綜述
今年來,蘇仙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及黨的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奏響昂揚向上的主旋律,匯聚起奮進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高舉思想之旗,
理論武裝走深走實
“明年的醫保政策有些什么調整?參加居民醫保后能享受什么待遇?”10月11日晚,蘇仙區裕后里人流涌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微宣講在該街區郴陽戲院舉行。
這是蘇仙區創新“理響夜空”夜色宣講方式的一個縮影。今年來,蘇仙區充分發揮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示范帶頭作用,截至11月底,已開展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4次,舉辦理潤蘇仙·大講壇3期,開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微宣講1100余場次,覆蓋15萬余人次,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
該區大力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成立“湘南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工作聯盟”,精心打造《初心深處是民心》《祖國不會忘記》等思政課,其中,《初心深處是民心》獲今年郴州市黨校系統現場教學比賽一等獎,被列入2024年全省黨員教育電視片。
唱響主流聲音,
正能量充盈蘇仙大地
“利用把‘小’農機做‘大’,推出了160匹、180匹馬力的大馬力農機,填補了國內市場空白的案例。”今年上半年,央視《新聞聯播》播出的《加快建設農業強國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重點推介了蘇仙區的農機發展。
裕后街夜經濟、菜嶺鄉村游、千年古渡瓦窯坪也先后亮相CCTV1《新聞聯播》。
《人民日報》聚焦基層減負,報道蘇仙區基層減負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今年來,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統籌開展主題宣傳、政策宣傳、典型宣傳,開設《文化中國行》等專欄10余個,推出《故事里的蘇仙》等系列報道20余個,在中央省市主流媒體上稿5000多篇。“蘇仙發布”微信公眾號連續在全市公布的新媒體影響力榜單中排名第一。
答好兩道“融合命題”,
交出蘇仙精彩答卷
這一年,蘇仙區文旅深度融合活力迸發。11月10日,郴州馬拉松燃情開跑,1.2萬名參賽選手匯聚成藍色的海洋,在蘇仙的青山綠水間競相奔跑。11月16日,飛天山音樂節隆重開唱,為全國歌迷帶來了一場高水平視聽盛宴。
在福地蘇仙的山水畫卷,一場場演藝活動和體育賽事推動著文化體育旅游一體發展,讓演藝賽事流量成為蘇仙發展的經濟增量。
蘇仙區連續7年入選中國最美縣域榜單,711時光小鎮成功入選湖南工業旅游精品線路工業“印記”懷舊之旅,郴州長卷入選湖南省首批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推薦目錄,蘇仙嶺景區被授予“湖南省省級森林康養基地”稱號,高椅嶺的美麗蝶變展陳館建成并對外開放。全區10個“文旅新地標”標志性項目建設預計完成投資15.5億元。
這一年,蘇仙區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步伐加快。推薦湖南鳳楚食品有限公司成功申報并獲批省級文化與科技示范(培育)基地,成功引入百度人工智能基礎數據產業(郴州)基地、綠島氫能航運示范基地落地蘇仙區飛天山。
堅定文化自信,
文藝文產愈發繁榮
8月28日,《籍貫711——中國核工業第一功勛鈾礦的故事》新書首發式在711時光小鎮舉行。長篇報告文學《鐵血金銀寨—711礦紀事》《籍貫711》相繼在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60周年推出。
今年,該區邀請中央省市作家70人到蘇仙采風創作,撰寫《千年711》《九龍水寨散記》《醉美多彩五蓋山》等系列文學作品,瀏覽量超過百萬。以宣揚郴州文旅形象為主題的勵志喜劇短劇《碗小廚闖江湖之麻辣愛情》榮獲國家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第一批“全國優秀推介節目”,是湖南省唯一入選項目。《為了東方那聲巨響》男聲小組唱榮獲“第八屆省藝術節優秀獎”,舞蹈《古道行吟》榮獲“市群眾文化舞臺藝術專場展演一等獎。
聚焦文化資源、文物資源、非遺資源保護,重點推進紅色革命文物提質提升工程,編制了鄧壹烈士故居、公和藥店、陳友才烈士故居勘察設計方案,推進了喻家寨(同仁書院)修繕工程、黃靜源烈士周邊環境整治工程、李家大屋紅色文化旅游提質項目,完成了湘粵古道(郴州段)—文昌宮戲臺修繕工程。
常態化開展“裕后街百姓大舞臺”“蘇仙嶺放歌”“磨心塘龍門有戲”等群眾文化活動,共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送戲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150余場,惠及群眾10萬余人。
綻放道德之光,
文明風尚向美而行
“我一定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盡自己的能力多為社區建設作貢獻。”“湖南好人”彭輔田扎根基層13年,身患鼻咽癌晚期,卻隱瞞病情,堅守崗位,把全部心血傾注于為民辦實事。
蘇仙區大力挖掘選樹好人典型,組織“崇德向善蘇仙人”暨第四屆蘇仙區道德模范表彰大會,加大好人事跡宣傳,今年,推出省、市好人典型12人。持續推進和美小區建設。打造“好人之聲傳播榜樣力量”“陽光電力點亮鄉村”等特色文明實踐項目,推廣“崇德向善積分銀行”鄉村治理模式,用小積分助推鄉風文明落地生根,在省市媒體宣傳推介移風易俗典型案例16篇。
筑牢思想防線,
牢牢守住意識形態陣地
蘇仙區始終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創新開展維護意識形態安全“五抓五防”行動,持續深化“掃黃打非”行動,深入開展意識形態風險排查整治,嚴格落實主管主辦和屬地管理責任,切實加強所轄范圍內新聞媒體、網絡、學校、宗教、出版等陣地的管理,牢牢守住守好意識形態陣地。
筆底記錄時代畫卷,腳下邁步新的征程。全區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守正創新、真抓實干,為全面建設現代化新蘇仙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