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 推動新時代文藝工作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能沒有靈魂。文藝事業是黨和人民的事業,文藝工作屬于培根鑄魂的工作,在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廣大文藝工作者要始終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正確認識新時代承擔的文化使命,堅定文化自信、賡續歷史文脈,樹立大歷史觀,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以實際行動創作出更多優秀文藝作品,不斷推動新時代文藝工作高質量發展。
堅定文化自信,賡續歷史文脈。習近平文化思想視野宏大、立意高遠,秉持大文明觀、大歷史觀,將文化自信、文化自覺的重要性深刻闡述出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的認識上升到了新的高度。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著眼大局,基于文明創造與使命進行創造,提出“兩個結合”的重要論斷,其中包括“兩個結合”的價值、前提、結果以及意義,同時將其實踐規律、邏輯必然、等深刻地揭示出來。這成為文化創造新空間的開拓基礎,對于鞏固文化主體性起到了重要作用,成為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石。廣大文藝工作者應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入了解中華民族文化,對中華民族文化的價值及生命力充滿信心。賡續歷史文脈,確定新時代的文藝工作主題,在中華文化寶庫中汲取能量,運用多彩的藝術,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新元素,推動文化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將中華山河、歷史、文明的美展現出來。
樹立大歷史觀,創作出符合時代的精品。廣大文藝工作者在文藝作品創作中,應具有寬廣的胸懷,樹立大歷史觀,創作出符合時代的精品,從而滿足人民群眾更深層次的精神需求。自覺樹立大歷史觀,對新時代文藝工作進行定位,確定科學合理的工作方案。廣大文藝工作者在大歷史觀維度下,通過研究過往時代的文藝作品,透過作品內容獲取信息,深刻把握各個歷史時段的重要意義。文藝工作者應關注歷史,擁有史才、史識、史德,夯實自身的大歷史觀。在創作文藝作品時,應在歷史觀維度下,收集歷史信息,實現與歷史的有效對話,研究民族的由來,同時對民族的未來進行深入思考。應深刻把握歷史發展規律,善于總結歷史經驗,從歷史中獲取信息、指導工作。歷史發展有著一定的規律性,所以在歷史研究與分析中,應該看到歷史發展的大勢。尊重歷史、樹立正確的歷史觀,順著藝術規律進行創作,才能讓文藝工作經受住歷史和實踐的考驗。為此,廣大文藝工作者有必要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作出正確的評價,從過往事件中整理經驗并進行總結。
以藝通心,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文藝是各區域進行溝通與交流的媒介,談文藝也可以為談人生、社會,實現人與人心靈的交流,便于人們促進理解。廣大文藝工作者要用博大的胸襟、深遠的目光,探尋人類精神世界,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同時,為人類文明發展提供精神滋養。文藝的民族性可以理解為民族文化辨識度,需要在當下堅定文化自信,堅守中華文化立場。歷史已有力證明,背叛或拋棄自己歷史文化的民族,難以長足地發展下去。因此,面對多元文化盛行的社會環境,需要在持有寬容態度的同時,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經受住多元文化的沖擊。當前,更要堅守住民族文化的本位,堅定民族文化的自信與自覺,成功捍衛民族的精神。廣大文藝工作者應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有正確的理解與認識,對中華文化生命力充滿信心,積極推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從而創作出更具時代特征的優秀作品,更好地呈現出中華民族的精氣神。應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視野,在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中,不斷豐富中華文化的內涵,努力從不同文化中汲取優異元素,或者運用對方的經驗進行作品創作,推出優異的文藝作品,為人類文明史增添更多文藝作品。
面向未來,廣大文藝工作者要自覺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指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力求學懂弄通做實,堅定文化自信,聚力培根鑄魂,切實擔負起自身的職責和使命,奮力推動新時代文藝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