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夜間文旅熱度攀升 345個夜間文旅集聚區接待游客9399萬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節假日7天,全國國內出游7.65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5.9%,較2019年同期增長10.2%;國內游客出游總花費7008.17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6.3%,較2019年同期增長7.9%。
從2024年10月1日至2024年10月7日,國慶假期7天時間,以聯通數科為依托單位的游客行為監測與決策服務文化和旅游部技術創新中心(籌)(以下簡稱“技術創新中心”)對全國5A景區(339家)、國家級旅游度假區(85家)、各城市、各省份的旅游市場接待情況,以及部分代表地區旅游市場抽樣情況進行監測,發現以下游客市場特征。
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微度假”持續圈粉、夜間文旅熱度攀升、商圈消費繼續走高
夜間文旅集聚區為文旅產業繁榮發展蓄能。2024年國慶假期期間,全國345個文旅夜間集聚區共吸引了9399萬人次游客,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4.9%,顯示出文旅夜間經濟的蓬勃發展。從地域分布來看,西部地區和中部地區的夜間集聚區表現尤為亮眼,同比漲幅分別高達21.4%和24.5%,超越了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各個集聚區在打造特色文旅產品、提升服務質量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洛陽市的洛陽古城特色文化街區以314%的同比漲幅領跑全國,客流量從去年的294,173人次激增至今年的1,219,153人次,成為全國增長最快的夜間集聚區之一。重慶市的江北區觀音橋文娛休閑區和渝中區解放碑-洪崖洞街區也分別實現了99%和76%的顯著增長,客流量分別達到1,538,684人次和1,918,578人次。此外,西安市的北院門歷史文化街區和大唐不夜城步行街,南昌市的“夜東湖”文化和旅游消費圈、南京市的夫子廟-秦淮風光帶以及成都市的春熙路大慈坊街區等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未來,隨著文旅產業的不斷升級和夜間經濟的持續繁榮,這些夜間集聚區有望成為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引擎。
國慶假期期間,技術創新中心監測的國家級旅游度假區(85家)中,排名前20的度假區共接待游客1286.1萬人,平均每家度假區接待64.3萬人。
“微度假”持續圈粉。近年來,圍繞中心城市,以自駕、高鐵為主要出行方式的“3小時旅游圈”圈粉無數——既能快速到達,又能避免舟車勞頓,從而有更多的時間沉浸在當地的獨特風景和文化中。在這種趨勢的帶動下,車程兩三小時、為期兩三天的“微度假”特別受到年輕人和家庭游客的喜愛。
技術創新中心數據顯示,2024國慶假期國家級旅游度假區(85家)共接待過夜游游客1198.58萬人,游客平均停留天數為1.6天。
國慶假期商圈消費繼續走高。從全國837個商圈來看,2024年國慶期間商圈客流量達4.23億人次,同比去年同期上漲14.6%,商圈客流呈現穩定增長態勢。從各省商圈客流來看,廣東省、山東省、河南省、江蘇省、遼寧省客流較高,從同比漲幅來看,貴州省、云南省、江西省、河南省、重慶市同比漲幅較高。
5A級景區:熱度依舊,中遠程旅游受熱捧
從單體旅游項目的角度來看,5A景區依舊是2024國慶假期期間旅游市場的主力之一。
技術創新中心監測的深度游客量(在景區停留1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深度游”或景區“游客量”均指代此意)排名前50的景區共接待深度游客量3843.03萬人,平均每家景區接待深度游游客76.86萬人,平均每家景區每天接待游客10.98萬人次。
城區開放型景區表現依舊亮眼。2024國慶假期期間,熱點目的地城市中心城區的開放型5A景區游客量遙遙領先于非城區型景區。其中,杭州西湖、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繼中秋和端午假期之后,繼續保持在游客量前2位;蘇州金雞湖、武漢東湖、長沙市岳麓山-橘子洲、桂林漓江、麗江古城、濟南天下第一泉、南京鐘山風景區-中山陵園、泰山也位居前10。游客量排名前10名的5A景區中,城區開放型景區占據9家,幾乎霸榜。值得一提的是,桂林漓江、泰山,成為2024年國慶假期游客量排名前10名的5A景區中的新寵。
中遠程旅游熱度攀升。2024國慶假期期間,全國大部分地區天氣條件較好,適合出游,游客的出行距離顯著拉長。根據技術創新中心數據統計顯示,在深度游客量TOP 50中,中遠程出游占比達到50%以上的景區數量有11家,占比達到22%。相關報告指出,國內長線游主導今年國慶假期旅游市場;東北和西部地區長線旅游目的地旅游熱度增長迅速;在假期國內酒店預訂漲幅榜前10名中,西部省市占據七席。
18-35歲的客群出游人數最多,女性游客成為主力軍。從不同年齡看,2024國慶假期期間,18-35歲的年輕人出游人數最多。旅游大軍中,女性比男性更喜歡旅游。根據技術創新中心數據統計,在深度游客量TOP 50中,18-35歲的游客占比達到30%以上的景區有35家,占比達到70%;女性游客占比達到50%以上的景區數量有47家,占比達到94%。
省市層面:熱門目的地城市繼續引領市場
2024國慶假期期間,跨市深度游游客量(來自其他城市且在該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人數,本部分以下簡稱“外地深度游客”)前30的城市共接待外地深度游客超過2.43億人,平均每個城市接待外地深度游客811.1萬人。TOP3熱門的城市分別是成都、北京和重慶。
省域深度游游客量(省內各城市外地深度游客量加總去重,不考慮直轄市)前10的省份共接待超過2.67億人,平均每個省級目的地接待深度游客2673.7萬人。河南省、江蘇省和山東省位列省域深度游客量前三位。
出入境游:中國游客與外國游客實現“雙向奔赴”
2024年以來,受益于免簽政策和全球航班運力復蘇的雙重利好,中外旅客跨境游需求旺盛。有相關報告顯示,2024國慶假期中國出境游持續火熱,入境游增速則高于出境游,更加令人矚目。中國游客與外國游客實現了“雙向奔赴”。
2024國慶期間入境游的火爆態勢為中國旅游市場注入了新的活力,外國游客的深度游需求也為中國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根據技術創新中心數據統計,2024國慶假期期間,入境深度游(指來自境外并在大陸城市停留6小時以上的游客)大數據顯示,排名前20的熱門城市共接待入境深度游客超過254.1萬人,平均每座城市接待約12.7萬人。入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3的城市分別是深圳、廣州和泉州。
除了免簽“朋友圈”不斷擴容、144小時過境免簽、支付日趨便利化等便利政策措,全國各大城市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民俗體驗和節慶盛事,展示了獨特的中國傳統文化風貌,令各國游客沉浸在濃郁的國慶氛圍中,進一步推動了入境旅游的增長。技術創新中心數據統計顯示,入境游停留3-4天的人數占比約為20%,5天及以上的人數占比為33.62%。
2024國慶假期也是游客跨境出游的高峰。有報告顯示,2024國慶假期出境游的熱情高漲,出境游機票及酒店的預訂人次已大幅超越2023年同期,并呈現“一二線城市居民開始走得更遠、花得更多,四五線城市居民陸續走出國門”的趨勢。技術創新中心大數據統計顯示,出境游客量TOP 20城市共有約505.2萬人出境旅游,平均每個城市有25.26萬人在國境期間出境游玩。出境深度游客量排名前3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上海和北京。
綜合中國聯通2024年國慶假期文旅數據報告可以看出,今年國慶假期旅游市場呈現出多元化、高質量發展的趨勢,無論是國內深度游還是出境游,亦或者是親子文化體驗,都反映出民眾對高品質休閑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