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筆談|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完善立德樹人機制,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改革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也強調,不斷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引導青少年學生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信心,立報國強國大志向、做挺膺擔當奮斗者。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要把思政課建設作為黨領導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為引領,立足新時代偉大實踐,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不斷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
堅守思政課建設的正確方向。堅守正確的政治方向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前提。要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思政課的政治屬性,堅持黨對思政課建設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個教育的根本問題。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入腦入心。用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等“素材”寶庫,豐富思政課建設內容,堅持史與論相統一,講好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把科學的真理傳遞給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厚植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
把準思政課建設的國情學情。本土化和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內在要求,只有將兩者相結合,才能全面把握馬克思主義創新發展的規律。圍繞中國的實際問題,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是守正創新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基本路徑。要立足我國國情和時代特征,充分認識思政課建設的戰略屬性,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從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推進思政課改革創新,充分發揮新時代偉大成就的教育激勵作用,豐富思政課教學內容。要堅定文化自信,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沃土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是中國人民在長期生產生活中積累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重要體現,為思政課創新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文化根基。要貼近學生思想、學習和生活實際,了解學生所思所想所需,把握學生思想特點,尊重學生成長成才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以教學模式創新提高思政課建設實效,讓學生愛聽愛學、聽懂學會。
創新思政課建設的思路舉措。科學謀劃思政課建設改革創新的思路舉措,要堅持目標導向,通過深入調查研究,找準問題,開準“藥方”對癥“下藥”。要直面學生“問”計策,以學生為中心,深入調查了解學生的思想困惑和興趣愛好,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思政課教學,因材施教,切實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親和力。要面向專家學者“問”計策,邀請思政教育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問診把脈”,做好課程建設頂層設計,加快構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核心內容的課程教材體系,提高課程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要面向標桿重點馬院“問”計策,堅持“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加強學習交流,汲取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
培育思政課建設的名師名家。建設一支政治強、情懷深、思維新、視野廣、自律嚴、人格正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培育更多高素質的思政教育名師名家是思政課建設的基礎工程。要在思政課教師選用、管理、考核中嚴把政治關、師德關、業務關,解決好師德師風問題。要創新工作機制,加大培養和激勵力度,落實各項政策保障,提高思政課教學崗位對優秀人才的吸引力,讓思政課教師特別是青年教師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涌流。要高度重視思政課教師隊伍后備人才培養,加強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統籌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本碩博一體化人才培養工作,不斷為思政課教師隊伍輸送高水平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