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網評論員: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
“建成教育強國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夢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實現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先導任務、堅實基礎、戰略支撐,必須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
2024年9月9日至10日,全國教育大會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戰略高度,系統部署了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把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規律的認識提升到了新高度,為我們朝著既定目標扎實邁進、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提供了根本遵循。
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教育事關國家發展、事關民族未來;沒有哪一項事業像教育這樣影響甚至決定著接班人問題,影響甚至決定著國家長治久安,影響甚至決定著民族復興和國家崛起。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競爭,人才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只有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發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斷使教育同黨和國家事業發展要求相適應、同人民群眾期待相契合、同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有力支撐。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圍繞高素質人才和科技制高點的國際競爭空前激烈。我國在建設教育強國上仍存在不少差距、短板和弱項,實現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的跨越依然任重道遠。在這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的科學內涵,指出“我們要建成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應當具有強大的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支撐”。我們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把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建設教育強國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黨的二十大報告將“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作為一個單獨部分,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戰略部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并從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出發,對深化教育綜合改革作出系統部署。在這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個根本任務,著眼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堅持和運用系統觀念,正確處理支撐國家戰略和滿足民生需求、知識學習和全面發展、培養人才和滿足社會需要、規范有序和激發活力、扎根中國大地和借鑒國際經驗等重大關系”。“五個重大關系”的重要論述,既是實踐經驗的總結,又是理論概括,豐富和深化了我們黨對教育強國建設的規律性認識。
在這次全國教育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從五個方面對全面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作出系統部署。要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實施新時代立德樹人工程;要統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一體推進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斷提升教育公共服務的普惠性、可及性、便捷性,讓教育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要實施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行動,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培養培訓質量,培養造就新時代高水平教師隊伍;要深入推動教育對外開放,統籌“引進來”和“走出去”,不斷提升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
藍圖已繪就,號角已吹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同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同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結合起來,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堅定信心、勇毅前行,開拓創新、真抓實干,以釘釘子精神,推動大會精神入腦入心、工作部署落地見效,奮力譜寫教育強國建設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