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丨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要把握好三個著力點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戰略部署,提出一系列重大改革任務和具體舉措,對于進一步破解制約文化建設的深層次體制機制障礙,激發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大意義。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是一場廣泛、深刻、復雜的變革,是一項戰略性、全局性、長期性的系統工程,必須把握好著力點,穩妥有序推進。
堅持思想引領,確保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正確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堅持以什么樣的思想理論為指導,是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首要問題,關系我國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長遠發展。習近平文化思想極大豐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構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既有文化理論觀點上的創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和要求,明體達用、體用貫通。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后兩次出席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就文藝工作、黨的新聞輿論工作、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哲學社會科學工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傳承發展等主持召開會議并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內容涵蓋了意識形態、輿論引導、精神文明、文化文藝、網絡治理、對外宣傳等文化建設的全過程和各方面,既有整體性的原則遵循,又有各個領域的重點任務,明確了新時代文化建設的路線圖和任務書,為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行動指南。謀劃推動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思路和舉措,首先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要求,掌握貫穿其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找準文化改革方向和實施路徑,自覺把這一重要思想貫徹落實到文化改革發展的方方面面。
堅持問題導向,找準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突破口。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直面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改革的過程就是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必須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以著力破解制約文化發展的重大問題為導向,認真研究解決當前文化建設面臨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現實問題。如媒體深度融合發展仍面臨平臺內容同質化、全媒體人才缺乏、技術運營存在短板等瓶頸;面對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還存在內容供給跟不上需求變化、優質資源匱乏的問題,農村文化設施建設不接地氣、閑置率較高,文化市場上的產品良莠不齊;面對迅猛發展的信息化浪潮,網絡綜合治理領域還面臨管理手段跟不上技術創新、被網絡輿論牽著鼻子走等困境。要增強問題意識,緊緊盯著文化建設領域的現實問題去謀劃推動文化體制機制改革,把“問題清單”轉化為“改革清單”,有的放矢推出可操作、可落地的改革舉措,切實增強改革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堅持守正創新,搶抓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新機遇。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從完善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健全網絡綜合治理體系、構建更有效力的國際傳播體系四個方面,對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作出整體謀劃和系統布局,部署了一系列具有牽引性的重點改革任務。其中,部分內容是對前期已有文化改革政策的延續和深化。如健全用黨的創新理論武裝全黨、教育人民、指導實踐工作體系,推動理想信念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完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機制等改革舉措,與新時代以來特別是黨的二十大對文化建設的部署一以貫之、一脈相承,體現了文化改革發展的連續性。此外,針對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領域的新趨勢新變化,又與時俱進地提出了實施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完善輿論引導機制和輿情應對協同機制、建立健全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協同治理機制、建立優質文化資源直達基層機制、建立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協調機構、完善生成式人工智能發展和管理機制、深化主流媒體國際傳播機制改革創新等文化改革的新任務和新舉措。這些創新性舉措,指明了新征程上進一步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的新方向、新路徑和側重點。我們既要發揚釘釘子精神,持續推動既有文化改革舉措落地見效,又要善于抓住用好新一輪文化改革政策出臺的窗口期,推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創新性的改革措施,形成更多突破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