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個堅持”把握文化建設的歷史邏輯
習近平文化思想的形成,以長期歷史實踐為基礎,凝結著黨領導文化建設的經驗。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人民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進一步發展。深刻認識“三個堅持”的提出和發展,對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黨中央提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文化方針(簡稱“雙百”方針)“是促進藝術發展和科學進步的方針,是促進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的方針”。“雙百”方針的提出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背景,旨在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建設社會主義,迅速發展我國的經濟、科學和文化事業。它的基本精神是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半p百”方針符合文學藝術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規律,是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和科技發展的方針。
改革開放后,黨中央提出堅持“雙百”方針必須堅持文藝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簡稱“二為”方向)。“二為”方向體現黨領導文化建設的根本立場,是推動社會主義文藝事業繁榮發展的行動指南。其中,“為人民服務”要求文藝作品要反映人民的生活、情感和需求,表達人民的心聲,為人民的幸福和進步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要求文藝作品要體現社會主義的價值觀和理想,宣傳社會主義的優越性,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岸椤狈较虻奶岢觯瑢Υ龠M文藝作品的多樣性和創新性,提高文藝作品的質量和水平,推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黨的十四大部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出“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從黨的十五大起,文化建設作為專門部分并作出一系列部署,其中都強調了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回應了人民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揭示了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客觀規律,代表著黨的文化工作的發展要求和前進方向,始終是指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燈塔。
從“兩個堅持”到“三個堅持”
黨的十九大報告在繼續強調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同時,提出“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痹趫猿帧岸椤狈较颉⒇瀼貓绦小半p百”方針的基礎上提出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三個堅持”體現了新時代黨中央領導文化建設新謀劃的戰略思路。
“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揭示的是黨推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的新任務?!皥猿止艦榻裼?、推陳出新,努力實現中華傳統美德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處理好繼承和創造性發展的關系,重點做好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論述文化建設時反復強調“兩創”的要求,2023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對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七個著力”要求,其中之一就是“著力賡續中華文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從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到提出“兩創”,體現黨在領導社會主義文化建設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深入發展。提出“二為”方向,堅守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理論的本質規定,提出“雙百”方針,體現了馬克思主義文化的開放特征。提出“兩創”,鮮明體現了“兩個結合”的思想內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必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只有植根本國、本民族歷史文化沃土,馬克思主義真理之樹才能根深葉茂。” 作為一項新的任務,推動中華優秀文化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新時代貫徹落實黨的文化領導權有著重要意義。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兩創”的內涵
在習近平文化思想中,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是極其重要的思想?!皟蓜摗比蝿战沂镜氖侵腥A文化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重大命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發表講話,從“兩個結合”的內在機理論述了“兩創”任務的深刻含義。“‘結合’筑牢了道路根基,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深遠的歷史縱深,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文化根基”“‘第二個結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讓我們能夠在更廣闊的文化空間中,充分運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資源,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創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這一文化主體性的最有力體現”,這些重要論述闡明了中華傳統文化現代轉型的價值含量,為加深認識“兩創”提供了思想指南、確立了行動綱領。
“兩創”守馬克思主義之正,創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之新,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現代形態呈現于世界。“兩創”相輔相成,又形成不同的要求?!皠撛煨赞D化”,就是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順應歷史潮流、體現時代特點、符合世界要求,在汲取傳統資源基礎上實現原創性的更新,創造出一種全新的東西?!皠撔滦园l展”,就是要保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至今仍有借鑒價值的思想,滿足時代新進步新進展的要求,補充、拓展、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賦予其現代表現形式。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優秀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如果丟掉了,就割斷了精神命脈。我們要善于把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發展現實文化有機統一起來,緊密結合起來,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兩創”,必須堅持把堅守馬克思主義的“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根脈”相統一,在不斷深入推進“兩個結合”的創新實踐中,努力做好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這篇大文章,交出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出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