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 鑄牢中國心中華魂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新疆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共青團中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侯蘭梅 新疆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汪秀梅
■鑄牢中國心、中華魂,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從理論深度、政治高度、價值維度、現實向度,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為鑄牢中國心、中華魂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從根本上解決政治認同和人心向背問題
鑄牢中國心、中華魂,是事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是事關長治久安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工作。要堅持以習近平文化思想為引領,深入把握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從理論深度、政治高度、價值維度、現實向度,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為鑄牢中國心、中華魂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條件,從根本上解決政治認同和人心向背問題。
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為鑄牢中國心、中華魂提供堅強思想保證
習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時代黨領導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理論總結,為我們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鑄牢中國心、中華魂,必須持之以恒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引導各族群眾把思想偉力轉化為建設美麗新疆的強大精神動力。
強化黨的創新理論武裝。要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以深入踐行“四下基層”為抓手,以“民族團結一家親”和民族團結聯誼活動為途徑,進一步健全完善面向基層、面向群眾的理論宣講工作體系,建強理論宣講隊伍,豐富理論宣講內容,創新理論宣講方式,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貼近生活的內容,開展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宣講,全力推動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引導各族群眾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深化黨的創新理論研究。要堅持從新疆實際出發,充分發揮高等院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等平臺作用,按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邏輯,牢牢把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突出文化潤疆這個重點,加快形成更有力量、更有溫度的理論武裝格局,推出更多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和通俗易懂的理論讀物、輔導讀本,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論基礎、時代背景、文化底蘊、主題主線、實踐偉力、歷史貢獻、世界意義等研究深、闡釋透、講鮮活、講徹底,引導各族群眾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自覺做黨的創新理論的堅定信仰者、忠實擁護者、自覺實踐者。
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增進認同,為鑄牢中國心、中華魂提供根本政治保證
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是為國家立心、為民族立魂的工作。鑄牢中國心、中華魂,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以真理之光凝聚起新疆各族群眾團結奮進的強大力量。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要從統籌“兩個大局”,實現長治久安的戰略高度做好新疆意識形態工作,堅持和加強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加強宣傳思想陣地建設和管理,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管理權、話語權,積極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抓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宣傳教育,引導各族群眾不斷增進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夯實長治久安的思想根基。
鞏固壯大奮進新時代的主流思想輿論。要牢牢把握正確政治方向和輿論導向,緊扣新疆意識形態領域面臨的嚴峻形勢、肩負的重大任務,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充分發揮主流輿論陣地主渠道作用,精心組織開展主題宣傳、形勢宣傳、政策宣傳、成就宣傳,引導各族群眾增強識別大是大非能力,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錯誤思想和觀念,凝心聚力,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更好建設美麗新疆、共圓祖國夢想。
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立心正行,為鑄牢中國心、中華魂提供正確價值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核心價值觀,承載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精神追求,體現著一個社會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辫T牢中國心、中華魂,必須推進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各族群眾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鞏固壯大各民族團結奮進的共同思想基礎。
著力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不斷健全完善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法律政策體系,推動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常態化開展、長效化推進,以開展“黨旗映天山”主題黨日活動等為抓手,大力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持續深入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宣傳教育,讓理想信念的旗幟在新疆各族群眾心中高高飄揚,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自覺行動。
推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改進創新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要緊緊圍繞新疆工作總目標,準確把握新形勢新要求,聚焦主線主題,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以深化拓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示范單位、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建設為途徑,優化提升各級各類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等展陳水平,用好用活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石榴籽家園(服務站)等群眾便于參與、樂于參與的新載體,著力抓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創建等重點工作,充分發揮先進模范典型作用,引導各族群眾持續提升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為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提供堅實支撐。
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啟智潤心,為鑄牢中國心、中華魂奠定堅實文化基礎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鑄牢中國心、中華魂,必須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堅守中華文化立場。要從中國歷史、中華民族、中華文化的整體高度來思考、審視、謀劃新疆歷史和文化工作,以深入實施文化潤疆為抓手,不斷鞏固文化主體性,建設一批突出中華文化特征和中華民族視覺形象的重點工程和項目,打造一批正確反映新疆歷史、具有中華文化底蘊、彰顯優秀民族文化特色的精品力作,引導各族群眾充分認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文化始終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感情依托、心靈歸屬與精神家園,不斷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
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要精準對接新疆各族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健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完善現代文化產業體系和市場體系,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革命文化和紅色基因“傳下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開”,不斷豐富各族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引導其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讓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根植心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