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瀏覽器×付費短劇:阿里新賽道的破局與挑戰
在付費短劇市場,UC瀏覽器(以下簡稱“UC”)也有著一席之地?據UC前不久公布的數據顯示:
平臺“短劇”相關搜索量呈現指數級飆升,4月同比增幅高達近13倍。其中,4月網友在UC看短劇付費行為環比增長359%,付費集數同比增長242%。
UC網友人均每天播放集數達到20集以上,每天晚間是高峰時段,30-49歲的中青年人群占比近七成。其中,30-39歲人群的短劇付費意愿最為強烈。
在內容方面,都市、戰神、穿越、現言、霸總題材的短劇占優;在地域分布方面,來自成都、東莞、長沙等二線城市的網友領跑全國。UC在對外公布自己短劇業務增速的同時,也正式將隱匿的短劇業務搬至了瀏覽器主頁的入口,給到了一級流量入口位置。這一動作很快就引起了業內人士的關注與討論。
“拼多多上線短劇后,第一波入局的公司做得好的一個月賺了上百萬。”某短劇從業者向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表示,UC這次上線短劇板塊,如果能吃到第一波紅利,無疑也可以小賺一筆。
而很多從業者也持同樣的態度,認為在各大互聯網平臺入局短劇賽道的市場背景下,UC也是一個下場“撒幣”的跟風者,如果能提早布局就能吃到補貼政策的紅利。
但經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綜合梳理來看,UC這次對短劇入口的調整,不單單是一場“撒幣”式的業務布局,背后還潛藏著阿里巴巴在短劇賽道上對小程序短劇業務的布局。
一、阿里用UC殺入付費短劇?
打開UC瀏覽器,滑動上方的導航欄至最右,就可以直達“短劇”頻道,其短劇類型非常豐富,除了常規的男頻戰神、女頻霸總,當前的熱門題材如逆襲、閃婚、高手下山、扮豬吃老虎等都能找到,同時還有不少相對創新的末日商人、懸疑恐怖等題材內容。
此外,UC的短劇頻道還設置了熱播榜和新劇榜,提供風格標簽便于觀眾按需選擇,并對外稱會在每周將上新近百部新劇,支持查看收藏的短劇和看過的短劇。根據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統計,目前“九州短劇”已經在UC上線了132部短劇。
進入UC短劇賬號的主頁,可以看到,其顏色、布局和抖音非常相似。頁面布局上分為“短劇”和“小視頻”兩個版塊,都支持上下滑動切換下一集或下一個視頻的瀑布流觀看方式。同時,賬號主頁還設置了“關注”按鈕,為短劇方提高用戶留存打開渠道。
其中,“小視頻”可以看作是投流的切片素材合集,每一個視頻都掛載了對應的短劇鏈接,點擊就能無縫跳轉觀看短劇。
就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綜合體驗下來,目前UC短劇頻道內的短劇,絕大部分以付費短劇為主,其付費流程和其他平臺基本相同,同樣支持點贊、收藏、倍速播放等操作。
而在五一假期前,UC曾通過短劇免費的方式為平臺做用戶運營。當時,UC推出了“過癮劇院-爆款短劇免費看”的活動,放出了《誅神殿》《毒妃嫁到》《離婚后,前夫哭著求復婚》等十余部熱播短劇的免費全集。
在活動頁面,UC還設置了”分享免費短劇“的按鈕,促進用戶的進一步傳播擴散,希望帶來更多的新用戶流入。
短劇內容儲備量豐富,且會持續更新,并以付費為主,綜合這些信息就不難看出,UC要做短劇的方向并不是以補貼扶持政策為主的內容促活,而是要做付費短劇生態搭建。
“我們跟UC是有直接的合作,現階段也收到了平臺的短劇業務合作邀約。”有做網文小說業務的短劇公司員工告訴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他們之前的小說業務會在UC上直接投放,這次UC開放短劇入口后,也與平臺在短劇上達成了一些新的合作。
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從一位UC的渠道商處了解到,想要在UC上投放的短劇公司,可以通過UC授權的代理商開戶,由代理商代為投放,并需要注冊“大魚號”,用大魚號作為短劇推廣的載體。
綜合整理來看,將短劇板塊拿到主頁一級流量入口的UC,布局的是付費短劇業務,且參考了平臺網文小說的業務邏輯來做短劇投放。這兩種業務有很高的交叉度,早前在百度瀏覽器把小說投放做到日峰值七八十萬的云宮迅音,如今也是短劇賽道里的優質玩家之一。
此外,UC短劇榜的相關負責人也透露,UC瀏覽器計劃進一步通過與優質內容提供商(CP)的定向合作,提供流量曝光和高比例的收益分成等扶持政策。
所以,不論是從目前的內容豐富度和產品功能,還是從業務的底層邏輯來看,有網文小說業務基礎,且在短劇業務上跑出了不錯用戶付費數據的UC,如今加大對付費短劇業務的布局是有優勢和機會的。更值得注意的是,細數阿里巴巴旗下的優酷、淘寶、支付寶、閑魚、夸克瀏覽器等多個平臺在短劇業務上的布局來看,UC目前是阿里巴巴唯一一個做付費短劇的平臺。
二、前狼后虎,UC能否后來居上?
“主動投流去尋找付費人群是最后的趨勢,不可能光靠內容。”一位負責做各瀏覽器投放代理業務的從業者向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表示了自己對“瀏覽器+短劇”的看好態度。
而參考網文小說的擴張,“瀏覽器+短劇”的優勢也很明顯。
其一,網文用戶和短劇用戶重疊率高,網文此前打下的用戶基礎將發揮作用。
其二,瀏覽器大多背靠家大業大的互聯網巨頭,內容資源豐厚,將持續輸血。
其三,瀏覽器有成熟的投流機制和經驗,較精準匹配人群,提升買量性價比。
對于短劇方來說,這相當于是多了一個買量渠道,如果有效投流,或許能夠以小博大。正如御今文化CTO魯恩文在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主辦的2024第二屆短劇生態大會上分享的觀點,“我們從反向變現來講實際上還是要鋪量,拓展自己更寬的渠道,就是開源節流去做。”
但按照上述瀏覽器投放從業者的經驗來看,目前百度的流量會比UC更好一些。究其原因:
首先,平臺的用戶量級上有差距。截止2023年6月,UC瀏覽器的月活躍用戶數約為1.47億,而百度的月活用戶已經達到4.73億,后者是前者的3倍之多。
其次,起步時間較晚。UC瀏覽器是近期才開始發力短劇,各種釋放流量信號,而百度已經領先快兩年。
早在2022年,百度就開始為站內原生短劇招兵買馬、拓展渠道,吸引了一些分銷商采購短劇并在百度做付費短劇的發行。2023年春節,百度增設了投流功能,短劇的分發流程變得更加順暢。
云宮迅音的創始人王昌貴在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主辦的的2024第二屆短劇生態大會上曾經做過相關分享,并基于小說用戶和短劇用戶的較高重疊率,表示了對平臺增量空間的看好。
具體來說,由前端運營負責分發、過審,后端負責投放,兩相配合。憑借這種打法,云宮迅音推動了去年春節《無雙》在百度站內再次爆量。
除了百度這一勁敵外,悟空瀏覽器(以下簡稱“悟空”)最近在短劇領域的存在感也不斷刷新——同樣上線了短劇頻道,同樣支持收藏短劇和查看歷史記錄。
進入悟空的短劇板塊,大爆款如“真樾CP”的《閃婚后,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分手吧年后我和前男友閃婚了》,穿越年代劇代表作《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八零喜事之當家肥妻大翻身》,霸總熱門劇《閃婚老公藏不住》等都在其中。
而最大的不同在于,悟空的短劇以免費短劇為主,支持隱藏劇集內容之外的信息,打造更沉浸式的看劇體驗。
此外,悟空并不以賬號來歸集短劇,只顯示劇名,點擊跳轉的是劇集信息頁面,包括簡介、標簽、集數、播放量等,支持按照此前的觀看進度播放。
該頁面下方還會推薦更多相似類型的短劇。比如,《閃婚后,傅先生馬甲藏不住了》頁面的相關短劇包括了同為閃婚題材的《被渣后我閃婚了千億總裁》,而《我在八零年代當后媽》頁面推薦的《重回1990》也是穿越年代類型。
在片庫豐富、功能完善的同時,屬于字節系的悟空還在抖音上做了大量關于短劇的投放,不僅有不少人表示刷到過悟空的投放,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也找到了很多悟空的推廣內容——
無論是評論區,還是短劇切片視頻文案;無論是視頻形式,還是圖文形式,都被充分利用,套路都是用短劇的片段或看點吸引用戶下載瀏覽器,和以前的網文平臺推廣方式無甚差別。
如此看來,即便有著億級的月活用戶、成熟的網文小說生態,以及主動找內容的搜索模塊,夾在百度與悟空之間的UC很難有拉開差距的競爭力。
三、在網盤上投入資金做拉新?
據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觀察,現階段UC似乎正在通過內嵌網盤為自己做用戶拉新,而這種拉新策略更像是一條野路子——盜版鏈接裂變。
在各種社交平臺上,有很多賬號發布了關于UC、夸克等瀏覽器網盤的拉新攻略,其套路大致相同,以高收益或海量短劇資源為噱頭,讓用戶從自己的鏈接進入,下載或者轉存資源都能夠獲得相應受益。
比如,公眾號上有很多宣傳UC網盤收益、短劇新玩法等內容的文章。
點進去之后會發現,作者大多把這個方式宣傳得仿佛能天天躺賺,然后放上自己的鏈接或二維碼,吸引大家參與。掃碼之后,網頁跳轉至推廣頁面,詳細說明了UC網盤推廣的流程。
可以看到,UC網盤的推廣項目價格并不算低,吸引新用戶下載注冊能獲得6元,即便是老用戶轉存也能提成1元。
短劇自習室(ID:duanjuzxs)在一個名為“任推邦”的推廣平臺上發現:UC網盤目前是給到傭金最高的平臺,其中用戶拉新傭金為5.1元,轉存則是0.8元;夸克網盤的用戶拉新傭金為5元,轉存則是0.2元;百度網盤的用戶拉新傭金為4.2元,轉存則是0.4元;迅雷網盤的用戶拉新傭金為5元,暫無轉存傭金。
“網盤推廣集中在各種比較熱門的影視資源上,像現階段需求比較大的就是短劇。”某位推廣玩家如是說。
而在微博上,也存在不少賬號以免費提供幾千部短劇合集為鉤子,來引導用戶下載瀏覽器網盤。這不僅給平臺做了拉新,更是帶來了精準的短劇用戶。
綜合來看,UC此次將短劇放到一級入口,并釋放出一系列利好信息,是想讓更多的人注意到“瀏覽器+短劇”的增量空間。加上平臺本身有著成熟網文小說生態,且目前是阿里旗下唯一一個付費短劇平臺,似乎也肩負著重要的使命。
但另一方面,UC面臨來自百度、悟空等同屬性平臺的競爭壓力,以及與網盤生態高度綁定所要承擔的傳播盜版短劇風險,是擺在其面前的兩個重大難題。
短劇的消費周期本來就不是很長,投放不僅是在和同行競爭,還是在跟盜版搶時間,瀏覽器的拉新業務讓這種問題變得更加尖銳,也讓人對業務的可持久性打上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