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06-21 19:09:20
6月21日上午,集團黨委辦主任、直屬黨支部書記吳畏以“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 推動文化產業守正創新”為主題講授專題黨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堅定文化自信、擔當使命、奮發有為,共同努力創造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新文化,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為國有文化企業干部職工,我們要樹立起民族文化自信,提高辨別能力,強化斗爭能力,全力以赴地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集團直屬黨支部全體黨員參會。
要錨定正確前進方向。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戰略高度,對中華文化傳承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作了全面系統深入闡述。作為文化產業領域的黨員干部,我們要結合正在開展的主題教育,更加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不斷深化對文化建設的規律性認識,堅定文化自信自強,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我們要堅持學以致用,結合實際情況,將黨的二十大關于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各項戰略部署落實到工作中,為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和文化強市建設貢獻力量。
要打好傳統文化根基。中華文明綿延數千年,有其獨特的價值體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已經成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國人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方式和行為方式。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更深地學習理解中華文明,古為今用,為更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提供借鑒。我們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入研究其中蘊含的豐富哲理,打好傳統文化根基。
要立足時代守正創新。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文明具有突出的創新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的進取精神,決定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做好文化產業守正創新,一方面要把握正確導向,確保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的文化產業具有強烈的意識形態屬性,發揮著引導社會、服務大眾的社會效益。同時,文化產業也是以文化的生產和消費為核心的經濟活動,具有鮮明的市場屬性,經濟效益也是文化產業的重要目標。在文化產業的活動中,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另一方面,要推動文化與科技融合。科技與文化的深度結合,既是守正的力量,也是創新的關鍵。提升主流文化產品的生命力與影響力,需要在培育文化科技融合的新型業態上積極探索。隨著文化生產力不斷發展和文化科技快速進步,我國已進入文化產品供給極大豐富的時代,消費者面臨的選擇更加多元。文化產品生產與供給必須適應并主動融入發展趨勢,在數字化、網絡化等文化新業態上積極拓展,將文化創新與科技創新有機融合,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