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劇院打造文旅新場景 #藝術家游重慶潼南行#上熱搜!
12月13日,在微博重慶同城熱搜榜上, #藝術家游重慶潼南行#、#從長安到潼南#話題迅速攀升,吸引了大量網友關注與熱議,話題討論數540條,閱讀量超500萬。在文旅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各地紛紛推出特色活動吸引游客,重慶文旅集團旗下的重慶大劇院則以一種特別的方式——跟著藝術家游重慶,集中展示藝術家的創作歷程和風景名勝的山水風光,將文化演藝與旅游完美結合,打造文旅融合新場景、新業態,為重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活力。
12月12日,在重慶大劇院的邀請下,西安外事鼓樂團《大唐雅韻·鐘鳴鼓樂》參加了 “藝術家游重慶潼南行”活動,前往潼南區雙江古鎮、大佛寺景區等地開啟了一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以鼓樂相邀,攬山河入懷,品潼南之美。這是重慶大劇院今年推出的第九場“跟著藝術家游重慶” 品牌活動。
藝術家們的第一站是潼南區的雙江古鎮,這座擁有近400年歷史的古鎮,如同一幅緩緩展開的歷史畫卷,等待著人們的探索。2003年被評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鎮”,也是重慶市十大精品旅游工程、重慶市紅色旅游經典線,全國首批特色小鎮。
走進雙江古鎮,演出團一行來到了上百年歷史的靜秋舞臺,現場呈現了一出穿越古今的音樂演奏。飛檐翹角,琉璃簡瓦,氣派華麗,戲臺兩廂“耳樓”的雕花欄桿視線開闊,憑欄而坐,絕佳的觀賞視角。俊男靚女、唐裝戲服、琵琶笛子、大唐的樂聲吹到了潼南。
靜秋舞臺表演完畢,藝術家們與當地非遺剪紙傳承人進行了交流和學習。在非遺傳承人的帶領下,藝術家們體驗了剪紙傳統技藝,深深地感受了中國傳統文化碰撞的魅力。藝術家們通過與非遺傳承人的交流和學習,不僅了解了非遺剪紙技藝的傳承和發展歷程,還汲取了豐富的創作靈感。
元朝儒士陳夔(kui)仁曾稱贊:“其山川風物之美,乃古今文獻之邦也。”隨后,藝術家們就來到了赫赫有名的潼南大佛寺,這里不僅是佛教文化的圣地,也是佛道儒三種文化交融之地。大佛寺內,一尊“唐頭宋身”的世界第一室內金佛尤其引人矚目。潼南大佛寺景區里景點眾多,是國家AAAA級景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景區文化底蘊厚重,還有最早使用全琉璃頂的古建筑“七檐佛閣”、全國最大的摩崖石刻頂天“佛”字、罕見的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等十八勝景。
還有保存始于隋朝、盛于唐宋、繼于明清、迄至民國,延續時間長達1400多年的佛、道二教摩崖造像126龕928尊,并有歷朝歷代文人墨客、朝廷重臣所撰寫的楹聯、碑刻、題詞,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這與西安外事鼓樂團結合編鐘、編磬、古琴、瑟、塤、箜篌、軋箏等中國傳統樂器的藝術風格不謀而合。肅穆恬靜、清雅閑適,全套一氣呵成。此景此情此樂,無一不都在一一敘說著我們中國傳統文化的古韻魅力!讓傳統文化從古畫中走出來,在人間景致中綻開,得以歌弦,讓傳統文化走進現實生活,并與之融合、光彩熠熠。
此次跟著藝術家游重慶《大唐雅韻 鐘鳴鼓樂》潼南之行,逛雙江古鎮、品故居文化、學剪紙傳統技藝、賞大佛景區美景……每一處都讓人流連忘返、難以忘懷。讓藝術家們深刻感受到了潼南豐富的文化旅游資源和獨特的文化魅力,潼南不僅是一座充滿魅力的文化古城,更是一個讓人身心放松、體驗人間煙火氣的行攝路線首選。
這場穿越時空的文化之旅讓藝術家們收獲滿滿。他們紛紛表示,將把在潼南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悟融入到今后的藝術創作中,為觀眾帶來更多精彩的作品。同時,他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和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潼南、走進潼南、愛上潼南。
未來,重慶文旅集團及旗下重慶大劇院將持續以藝術為紐帶,以演藝為載體,始終堅持一顆文心做文旅,做出重慶文旅情懷,推動重慶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