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報刊社黨委書記、社長范緒鋒:發揮主流媒體優勢 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有力思想輿論支撐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發出了朝著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扎實邁進的動員令,是指導新時代新征程教育工作的綱領性文獻。加快建設具有強大思政引領力、人才競爭力、科技支撐力、民生保障力、社會協同力、國際影響力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需要凝聚共識和力量,需要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作為教育部黨組主管的教育主流媒體,中國教育報刊社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屬性、人民屬性、戰略屬性,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兩報四刊全媒體生產傳播新動能,全力做好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工作,推動塑造教育主流輿論新格局,為教育強國建設注入精神動力、提供輿論支撐。
一、堅持方向引領,用心用情用功抓好“頭條工程”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必須自覺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把政治家辦報辦刊辦網辦新媒體的原則貫徹到新聞生產傳播全過程各環節。報刊社始終把做好習近平總書記報道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闡釋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準確全面及時做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活動報道,報刊網端微全媒體矩陣共同發力,第一時間向教育戰線傳播黨中央新精神新要求。創新宣傳報道內容方式,全面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觀點,策劃推出“春風習習”“征途2035——總書記指引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等品牌專欄專題,以總書記重要活動、重要講話及考察學校、有關致信回信等為切入點,挖掘涉及地區、領域、學校的教育改革發展重大經驗,報道教育戰線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下的生動實踐和奮進風貌,展現人民領袖重視教育、關愛師生的深厚情懷。
二、創新主題報道,持續壯大教育強國建設宣傳聲勢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建設教育強國、建設什么樣的教育強國、怎樣建設教育強國等一系列重大問題。做好新時代新征程教育新聞宣傳工作,必須緊緊圍繞教育強國建設這一主題主線,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構建教育大宣傳工作機制,講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教育故事,奏響全黨全社會協力建設教育強國的時代強音。圍繞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核心和關鍵命題,進一步提高議題設置和選題策劃能力,堅持點線面結合,有步驟、有計劃地推出系列重大主題報道。一要總攬全局、抓住主線,持續做好政策解讀。緊密圍繞中心工作和教育強國建設相關重要政策發布節點,創新報道方式,提高政策宣傳的觸達率。二要把握趨勢、挖掘亮點,濃墨重彩推出重大典型。瞄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點難點,向實踐找答案,向基層找力量,建立深入一線采訪報道機制,發現推廣各地改革探索重大成就經驗,謳歌躬身實踐的教育強國奮斗者,充分發揮典型引領作用。三要整體推進、覆蓋全面,形成強大宣傳聲勢。以全景式、巡禮式、集群式報道充分展現各地各校勠力同心、攻堅克難,縱深推進教育強國建設的生動實踐。
三、強化主動發聲,全面提升評論理論引導力
加強教育強國建設宣傳引導,要主動發聲、積極作為,推動主力軍挺進主戰場,打好輿論引導主動仗。一要發力教育時評,壯大新聞評論員隊伍,在教育強國建設的重點任務、關鍵環節處“落子”,強化“戰略預制”,分階段、分批次、分主題推出重磅評論,打造跨界破圈的精品力作。二要深化理論研究闡釋,匯聚名師名家作者力量,加強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的體系化學理化闡釋,加強對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核心要義、戰略部署的宣傳解讀和理論探究,為教育強國建設提供理論資源和智力支持。三要創新話語表達,打好表達方式和傳播手段組合拳,探索黨的創新理論和教育重大理論問題的大眾化表達、精準化傳播、可視化閱讀,圍繞中央關心、社會關注、百姓關切的教育熱點探索虛擬主播、融媒快評等多種產品樣態,形成全媒體立體傳播之勢,向全社會發出教育正音、強音。
四、推進數智賦能,以系統性變革提高全媒體傳播效能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新任務,建設教育強國對新聞宣傳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報刊社全媒體矩陣堅持導向為魂、內容為王、創新為要、流量和效果說話,以數智技術賦能深度融合發展。聚焦技術變革,牢牢把握教育強國建設宣傳報道總要求,積極適應移動互聯網用戶特點和需求,用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驅動媒體轉型,重構媒體融合發展技術底座,統整全社媒體資源,塑造優勢突出、特色鮮明的全媒體生產傳播平臺。聚焦內容變革,構建立體化內容產品形態,充分發揮短視頻、直播的傳播優勢,把每一個重大典型報道都做成融媒精品,以讀者用戶喜聞樂見的形式生動反映教育強國建設實踐。聚焦傳播變革,努力打造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新用戶生態,統籌發展自有平臺和利用第三方平臺,采取“全渠道+差異化”的傳播推廣策略,拓展輿論陣地,以大流量澎湃正能量。聚焦運營變革,細分受眾特點,注重用戶體驗,努力打造“媒體+”服務體系,建設服務教育決策治理的新型教育媒體智庫,打造服務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品牌產品,搭建服務教師專業成長的融媒體平臺,推動教育強國建設任務要求在基層一線落地生根。